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4/23 17:35:58

【正文】:变《读后感》为《读后创》

变“读后感”为“读后创”

清波引

听到“读后感”这个词很多学生都会“唉”一声,刚刚被点燃起的阅读兴趣随即被浇灭了。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了让学生读完一本书写写读后感,本意无可厚非,想让学生仔细阅读、深入领悟、练笔写作,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但是千篇一律的格式,无病呻吟的痛苦,让“读后感”很尴尬地呈现在老师的案头。

本人通过变“读后感”为“读后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读后写的兴趣,并在不断变化的“创作”中体验着阅读的快乐和表达的愉悦。

读后创,顾名思义,就是在阅读之后进行创新的写作。“创”的灵感来自“读”,从“读”中寻找“创”的素材,学习新鲜的体例,嫁接有趣的情节……借“读”的翅膀,让表达的“心”自由飞翔。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读后创”的方式如下:

1、标题大串联。很多读物的目录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目录上各个章节的小标题或每个故事的标题都很有特色,把它们连缀在一起,一篇新的情趣故事就诞生了。

例: 《365夜童话》

——故事题目大串联

《金丝鸟王子》带着《白雪公主》穿着《跳舞跳破的鞋子》,提着装《白鸟》的笼子,走出《木房子》,准备去《矮子国王》的《母亲》那儿坐客……

课题大串联

——语文三年级上课文题目大串联

《槐乡的孩子》拿着《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要去《我们的民族小学》送画。路上需要《爬天都峰》,爬到《给予树》旁,下起了《秋天的雨》,这雨惊动了树上的《灰雀》,它飞过《金色的草地》,消失在《奇怪的大石头》后面……

2、变身书中角色。假设自己是书中的某个角色,或为书中增加“自己”这个新角色,经历书中的情节,参与书中的谈话,以此写成作文,或者是复述在书中的经历与体验,或者让自己去改变书中的情节或结果。一种全新方式的介入,使阅读变得兴味盎然。

如,读了《神奇校车》系列之后,变身为弗瑞丝小姐的学生之一,跟着她去恐龙时代探秘,去身体里面旅行,去自来水管里游弋,去地球核心考察……多么有意思的体验,学生当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例: 变身弗瑞丝小姐的学生系列

之《神奇校车——水的故事》

我是弗瑞丝小姐的学生,我叫爱丽尔。我们的弗瑞丝小姐经常带我们去探险,我非常喜欢这个古怪的老师。

“唉,今天运气真不好,别的班有的去动物园,有的去马戏团,就我们去自来水工厂!”我伤心地对汪达说。“我要告诉你一个关于水的知识!就是你身体的大约三分之二是水组成的。”汪达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3、给书中角色写信。当读完一本书合上它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角色给你的印象最深,这个角色一定在形象上有“突出”的点,在性格上一定有“魅力”的点,在经历上一定有“曲折”的点……这些点,就是写作的“触点”。拿起笔来去聊、去谈、去问,就像给自己的朋友写信一样。

例: 给威尔伯的一封信

可爱的威尔伯:

你好。我叫子淇,是一位关心你的中国小朋友。我在《夏洛的网》里看到了你的“倩影”和大名,从此认识了你。

我知道你诞生在美国作家怀特笔下,小姑娘弗恩特别爱你,不仅救了你,照顾你,就连上课都想着你,老师问她“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是哪里?”本应该是哈里斯堡,而她却毫不犹豫地说出“威尔伯”——你的名字,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4、插写小故事。每本书都有自己的脉络,在这样的脉络里就自己感兴趣的点插写一个小故事,可以是补写书中的“空白”,可以借书中的场景让角色们演绎全新情节,可以在没有读书前写一写封面故事,还可以写插图故事趣编……让自己的故事插入书中,自己也成了“作者”,怎能不感到自豪?

例: 《会唱歌的小窗口》

——读书前写的封面故事

夏天的一个清晨,老鼠宝宝在一个美丽的湖边找到了一只小船。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苍翠挺拔,小船是柏树皮做成的,很小巧,很精致。老鼠宝宝找来一根小竹棍当桅杆,又用大大的芭蕉叶当船帆,想乘风破浪,做一次湖上旅行……

第四扇会唱歌的小窗口

——读完后插写的一个小故事(原文中有三扇会唱歌的小窗口)

布娃娃好奇地打开第四扇小窗,里边传来各种各样的民乐曲调。

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温柔恬静,大家仿佛感到是夏日夜晚坐在凤尾竹下数星星。

琵琶曲《高山流水》,欢乐地流淌,大家不约而地把手拉起来,跳起了集体舞,优美的舞姿让人情不自禁地鼓掌……

5、故事嫁接。从这本书到那本书,让角色串个“门”,相同的角色,全新的场景,一定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学生就像个摆积木的孩子,当他“拿”起这本书的“角色”放入那本书的“故事”中时,创新的灵感瞬间出现了。如《跑猪噜噜》里的跑猪来到了《夏洛的网》中,与威尔伯一起面对被“宰杀”的危险,会如何呢?

6、QQ聊天式。中高年级的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QQ聊天的方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交流方式,采用这种聊天式来交流同一本书的阅读收获、阅读插曲、阅读思考、阅读启悟,这种方式灵活多变,每次的发言短小精练,不需要长篇大论,学生很喜欢。实际操作中可以实际聊天记录下来,也可模拟聊天体例,由小作者假定角色,站在不同角度发表看法。

例:QQ式聊:《上学就看——植物园》

妈妈 20:06:35

今天咱们终于读完了《植物园》,收获可真不小。

子淇 20:09:15

对呀,对呀。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许多奇形怪状的花。美丽动人的蝴蝶花是蝴蝶形,牵牛花是漏斗形,鸽子花是十字形。哈哈,花朵间还有“化学战”呢!高贵的水仙花和淡雅的铃兰花是一对冤家,如果把它们种在一起,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花香会使对方枯萎。

……

7、点评分析式。小读者对大作家的书进行点评式分析,有理有据,虽然是一家之言却也有模有样。跳出读物来看它,从居高临下的视角整体剖析作品的特点、成功与瑕疵,不一定高屋建瓴,但一定是学习和借鉴。

例: 《聊斋》故事模式之分析

经过了两个多星期的“艰苦奋斗”,我终于将长达四十多万字的《白话聊斋》“啃”完了。我不但品味了蒲松龄大师的这本名著,同时还发现了《聊斋》的两种故事模式。

第一种故事模式:书生 + 美女

书生 + 美女的模式,总有一个风流年轻的书生或者秀才、举人,遇到一位美貌如仙的天姿国色,不过,这美女往往是女鬼、蛇精、花妖、狐狸精……等精怪。比如《莲香》就是一个这种模式的故事,有一个叫桑晓的沂洲人和一个狐狸精莲香和一个李姓女鬼之间的离奇故事。《林四娘》《封三娘》……等都是这种模式,我觉得故事情节都差不多,都是妖精美女用些甜言蜜语把书生迷得神魂颠倒,有时魂飞魄散,有时萎靡不振,像丢了魂儿一样,被害得面黄肌瘦,甚至一命归西。

第二种故事模式:道士 + 法术

薄松龄先生还挺会吊人胃口,读了一些书生 + 美女的故事之后,还可以读到拥有惊人法术的道士故事。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我最喜欢看《种梨》,离奇的法术里还带着幽默色彩,有趣极了!还有《崂山道士》、《戏术》等也很好看。

看《白话聊斋》,有快乐、有悲伤、有气愤、有着急,当然也有点小小的憧憬,希望自己也能有点哪怕“豆腐渣”的法术哦。

教学中还可以尝试 “好书推介”的方式、与作家商榷的方式、新书广告的方式、印象镜头回放的方式、为书中人物写颁奖词的方式等。

“读后创”的方式是在不断阅读与创作的迁移实践中创生出来的,有时学生中会产生很有意思的思路,让他们不拘一格地写下来,拓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点燃了热情,激发了灵感,追求阅读的价值最大化,让写作的气息在阅读中漫洇,在阅读中培养写作的敏感与创意。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