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清戴震著《戴震集》一书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10-04 08:43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戴震集》,清戴震著。通行本有:清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至四十四年曲阜孔继涵微波榭丛书本《戴氏遗书》,清乾隆五十七年段玉裁经韵楼本《戴东原集》,一九八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汤志钧校本《戴震集》,一九九一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戴震全集》。

  戴震(一七二三——一七七七),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属安徽省黄山市)人。出身小商贩,十八岁随父至南丰,设私塾教学童维持生活。二十岁回故里,曾问学于江永。二十二岁著作《筹算》,其后差不多每年成书一、二种。三十岁至汪梧凤家,课其子弟。三十三岁到北京,寄居于徽州会馆,饘粥几不继。王呜盛、钱大昕等许多学者闻戴氏之学,纷纷与其交游。此后,他一边研究实学,著书立説,一边仍靠教书以维持生活。曾坐馆于王安国家,课其子念孙。四十七岁中举。后六次会试,均未及第。晚年主讲于浙江金华书院。五十一岁奉召入四库全书馆任纂修官。五十三岁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五十五岁卒于任所。戴震对经学、音韵、训诂、天文、曆算、历史、地理等均颇有造诣,是乾嘉考据学皖派的开创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弟子很多,最著名的爲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等。生平事迹见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洪榜《戴先生行状》、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钱大昕《戴先生传》、余廷灿《戴东原先生事略》、《清史稿·儒林传》等。

  戴震著述甚多,关涉教育理论的主要有《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与某书》、《与是仲明论学书》、《与姚孝廉姬传书》等。其中尤以《孟子字义疏证》爲代表,以诠释《孟子》的形式,阐述有关教育理论基本问题的见解。戴震注重实学教育,常把数学、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列爲学生必学的内容。他汲取西学有关科学知识,撰写《原象》、《勾股割圆记》、《绩天文略》、《水地记》、《自转车记》等很多有价值的科学著作,校订了《水经注》、《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古籍。

  戴震继承并发展明清之际的啓蒙思想,对程朱理学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针对程朱理学的「道即理」和「理在气先」之説,提出「气化即道」和「理在气中」的观点,説:「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孟子字义疏证》)「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同上》)「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原善》)在戴震看来,道和阴阳五行都是物质的,而理只是气的自然变化,运动的必然法则,是事物的条理。他反对程朱理学「性即理」的説法,认爲人性来自天道,人道来自人性,「天道,五行阴阳而已矣,分而有之以成性」(《原善》),「人道所由立也,咸出于性」(《同上》)。这些见解,从根本上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教育理论基础。

  戴震主张血气心知是性之实体,人性是血气心知之欲,认爲性的内容包括欲、情、知三方面,「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孟子字义疏证》)他肯定人欲的存在,欲是自然,理是必然,自然归于必然,理存于欲。程朱理学把人性分成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否定人欲的自然性,视欲爲恶,认爲人欲出自气质之性,因而把「存天理,灭人欲」作爲教育的方向,强调变化气质之性以恢复义理之性。戴震坚决反对这种理论,谓「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辩,彼方自以爲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衆也。」(《与某书》)「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同上》)

  在批判理学的基础上,戴震提出「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教育主张。他説:「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而王道备。」(《同上》)在他看来,言理必以情欲爲基础,不能离情欲而空言理,圣贤之道不在于无欲,而在于以无私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使天下人的正当欲望获得合理的满足。他认爲教育应当养「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赖以生。」(《与某书》)

  戴震主张须用扩充学问,合理地节制情欲以造就人才。他所理想的人才,是智、仁、勇三者兼备。智,就是努力学习以解蔽明理,不以私害欲,不以蔽害智,以达于圣智;仁,就是修人伦日用实事之道,以仁爲最高行爲准则,使行之不私而无失,遂己之欲,推而广之能遂人之欲,达己之情,推而广之能达人之情;勇,就是当行则行,当爲则爲,不奴于人而自强不息。他説:「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欲生于气血,知生于心。」(《孟子字义疏证》)认爲去私莫如强恕,解蔽莫如学,由学而进于明便可解蔽,充分肯定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爲学习可以使德性由蒙昧而达圣智,可以使人从愚昧而至聪明,可以使人的心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贤人圣人,其故一也。」(《同上》)又説:「形体始乎幼小,终乎长大;德性始乎蒙昧,终乎圣智。其形体之长大也,资于饮食之养,乃长,日加益,非复其初;德性资于学问,进而圣智,非复其初,明矣。」(《同上》)理学家认爲「自家原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只是因爲理爲形气所污坏,故学焉以复其初」。戴震指出这种主张必然会贬低形体血气和学习知识,只「冥心求理」,「详于治敬而略于治学」,推到极处,是对教育和学习的否定。

  戴震认识到人的才质各有等差,「人与人较,其材质等差凡几?古圣贤知人之材质有等差,是以重问学,贵扩充。」(《孟子字义疏证》)认爲才质上的等差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人的心知明昧各殊,但皆可学以牖其昧而进于明。他不同意「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説法,认爲「人虽有智有愚,大致相近。」(《同上》)所谓「下愚不移」,讲的是自絶于学,是以不移。指出智愚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并非本质上的对立,如因才而进之以学,虽愚必明。

  戴震主张学贵精不贵博,认爲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精通一件的好。但他并不排斥广博,説:「闻见不可不广,而务在明于心。」(《孟子字义疏证》)又説:「僕闻事于经学,盖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与是仲明论学书》)要求「徵之古而靡不条贯,合诸道而不留馀议,巨细毕究,本末兼察」,「传其信,不传其疑,疑则阙」,深思自得才能达到「十分之见」(《与姚孝廉姬传书》)。他反对记问之学,强调学习贵在消化。説:「苟知问学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孟子字义疏证》)认爲学者应善于问学,把外界的知识消化爲自己的养料,方能自得之而居之安,资之深,取之左右逢其源。

  在学习方法上,戴震提倡实事求是,认爲爲学须「空所依傍」,「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答郑丈用牧书》),既不应掊击前人而表暴自我,也不应迷信前人,作他们的尾巴;既不以先入之见爲主,也不以私智穿凿附会。他认爲学习须有一个正确态度,即「不爲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答郑丈用牧书》)沽名钓誉,是应该摒弃的。他认爲:「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爲古圣贤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与某书》)「夫今人读书尚未识字,辄目训诂之学不足爲。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尔雅注疏笺补序》)以此提出了由词以明道的爲学之方:「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与是仲明论学书》)这一学习思想方法,开闢了重考据的学风。他説自己治学,不外以字考经,以经考字,要求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爲定。强调研读经书应从文字、音韵、训诂等基本工夫入手,辨识字义词意,才能弄通经书的思想内容。如果有一个字理解不正确,就会误解文意,从而达不到明道的目的。他认爲汉儒有师承,其中也有附会;晋人的穿凿则更多;宋明以来的学者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不作考校的基本工夫,更是主观臆断,往往凭一己私见,硬説成是古圣贤的意见,结果他们于天下事,就按照自己所谓的理而专横武断处置,造成大道失而行事乖,以致天下受其咎。

  在戴震看来,义理乃是由语言、名物、典章、制度的训诂考据而来,建立在训诂考据上的义理才有根据,才是实事求是,这样可以避免理学空言义理的牵强附会的説教。他不是爲考据而考据,而是把考据作爲建立义理的一种手段,这有别于重训诂而轻义理的汉学,也不同于重义理而轻训诂的宋学。戴震学术思想的核心,就是义理,他与理学家争论的焦点即一个「理」字。《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是戴震採用考据的方法,批判程朱理学,阐发自己的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力作,他説:「僕生平著述,最大者爲《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段玉裁《戴先生年谱》)

  戴震重视考据的学习思想,在乾嘉朴学家中産生了共鸣,考据学蔚爲一代思潮,而其教育哲学思想却未得到认同。章学诚指出:「时人方贵博雅考订,见其训诂名物,有合时好,以爲戴之絶诣在此。及戴著《论性》、《原善》诸篇,于天人理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时人则谓空説义理,可以无作。是固不知戴学者矣。」(《文史通义·书朱陆篇后》)由词明道作爲一种实证求知的方法,含有很多合理的因素,但也存有很大的局限性,流弊所及,使学者脱离社会实践而陷入烦琐考据之中。

  有关研究著作主要有:胡适《戴东原的哲学》、周辅成《戴震》、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和毛礼鋭等《中国古代教育史》有关章节。 

清戴震著《戴震集》一书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