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的细微处润物无声,是记录我的教育教学案例反思。是这样子的,今年我代一年级,班里有一个孩子叫李世胜,他很顽皮,特好动,还经常捣乱,在班里怪叫,学习成绩也不好,同学们都不爱搭理他。

    我先是批评教育,不奏效;又请来家长,可我发现李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根本管不住他。怎么办?看来我要多动动脑筋了。

    先得治好他的“多动症”。我先选了四个班长,一人负责一小组。李世胜是一组组长,在他走马上任的第一天,我就在班里表扬:“一组表现好,班长很能干,他们都听你的,一组孩子要感谢小班长!”孩子们纷纷鼓掌,李世胜得意极了!

    渐渐地我发现,他听讲专心一些了,不再怪叫了,字也写好了。我想,可能是说的这句话起了作用吧,“班长的表现要比同学好,不然可当不成了。”

    可是,他的顽症经常反复,让我和其他老师都大伤脑筋。于是,我将他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并在课堂上频繁提问他。李世胜很聪明,也爱举手,可就是不爱思考,经常站起来不吭声。我没有批评他。记得有一次,我让他上台读书,第一遍,他读得吞吞吐吐,我让他再读一遍,好一些了,可是声音太小。我没有灰心,让他读了第三遍,孩子的声音大了,句子也读通顺了。我和孩子们都表扬他,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李世胜骄傲地挺直了身板。

    课下,我看到李世胜经常主动捡起纸屑。就在班里夸奖:“李世胜真是个环保小卫士,我们要向他学习,真是我们的好班长!”还送给他一张张不同花型的小贴画作为奖励。

    就这样,孩子的坏毛病在一点点改变,他变乖了,懂事了,有礼貌了。和老师,同学也越来越亲近了。没有孩子来告他的状了,他不再一人呆在操场里了,连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每每课下,只要我从班门口经过,发觉有人轻拍我的后背,或是摸摸我的手,我知道一定是李世胜——顽皮的孩子是最胆大,最可爱的呀 !

    反思此“案例”,让我充分认识到教育往往在细微之处,抓住教育学生的契机是教育学生取得成败的关键。谨记细微处润物无声,细微的教育契机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所以需要教师勤了解,多观察。另外,也让我认识到后进生更需要关心、爱护、鼓励、信任。太多、太多的教师或不喜欢或讨厌“差生”,这是常理,因为,他们“差”。可是恰恰这一点,让“差生”与教师如隔鸿沟,无法沟通,师生之间没有信任、没有友爱,有的只是横眉冷对,学生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就变成教师眼中刀、枪不入的顽石一块。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会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差生的身上,教师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到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正如魏书生所说过的:“差生”往往具有一般“优生”所没有的三大品质:因为每考必败,但每考都得参加,那么多场下来,就有了“屡败屡战”的顽强;由于天天在恶言恶语,横眉冷眼中讨生活,往往不给好脸色,就有了“百辱不惊”的坚韧,更因为惯于受训,就有了“以德报怨”的宽容。谁要是为他说过一句公道话,他就会铭恩终生的,亲其师,信其道。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也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而这一切的关键无不在细微之处。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