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通雅》一书的历史文化介绍

时间:2014-11-29 08:38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通雅》,五十二卷。明方以智著。有康熙年间刻本、《四库全书》本。

  方以智(一六一一——一六七一),字密之,号曼公,又自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无可道人。安徽桐城人。他生於明末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曾任湖广巡抚。三十岁中进士,授翰林检讨。三年后,李自成攻佔北京,明朝灭亡,他流亡到南方,供职弘光朝庭。后得罪了乱臣马士英、阮大鋮,为逃避杀身之祸,隐居岭南,以卖药为生。永历帝立,因与当事不合,屡次被詔而称疾不就。清兵南下,被俘不降,出家为僧,改名弘智,字无可,以讲学论道终其生。方氏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岁,羣经子史,略能背诵。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数学、音乐、文字、音韵、书画、医药、经史等都有很深的造诣。生逢乱世,却从不中断著书立说,与当时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齐名。一生著述有百餘种,总名《浮山全书》,其中流传较广的有:《通雅》、《物理小识》、《东西均》、《药地山庄》、《易餘》、《禪乐府》、《青原志略》、《愚者智语录》等。

  《通雅》是方以智的代表作。此书成於何年,学术界有争议,一是认为成於一六三九年以前,二是认为成於作者晚年。第二种看法较妥。

  方氏二十岁时为《尔雅》作过三卷笺注,后来对旧作不满,便留心搜集资料,准备写一部新的“主於辨当名物”的著作。一六四〇年考中进士后,正式开始了《通雅》一书的编纂工作,一六四四年初具规模,以后在流离江南的日子里,又经过多年的修改和补充,直至晚年方才完稿。恰逢著名的《千顷堂书目》作者黄稷向他求教,他於是郑重地将《通雅》託付给黄稷,并叮嘱道:“天予手笔不可负,只是莫与时人争”,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藏诸名山,传於后世。这是他一生心血所繫、篇幅最长的著作。此书康熙五年刊行后,数十年问即已流行各地。

  《通雅》有姚文序、钱澄之序、两篇自序以及凡例。卷首有五篇论文:“音义杂论”、“读书类略”、“小学大略”、“诗说”、“文章薪火”。前三篇论小学,后两篇论辞章学。书末有“切韵声原”、“脉考”、“古方解”,前一篇论音韵,后两篇论医药。正文可分为二十一类:疑始、释詁、天文地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事制、礼仪、乐曲、乐舞、器用、衣服、宫室、饮食、算数、植物、动物、金石、谚原。《通雅》体例是仿照《尔雅》的,先是一般语词(疑始、释詁),后是百科语词,最后一类“谚原”专释方言俚语。《通雅》在一般语词的具体分类上与《尔雅》有所不同,如:《尔雅》草、木分为两类,《通雅》合为植物一类;《尔雅》虫、鱼、鸟、兽、畜分为五类,《通雅》合为一类。《通雅》在每类之下常常还分出若干小类,如植物类又分出草、竹苇、木、轂蔬四小类,全书共分五十小类。《通雅》与《尔雅》一样,都是解释语词的专著,但《通雅》内容要丰富得多。《通雅》对语词的解释也比较详尽,语词的解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语词的注解,后一部分是引文论证,如卷五“释詁”:

  淑离,言独善也。〇《橘颂》篇曰:“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注:淑,善也;离,犹孤特也;梗,强也。智以梗为橘梗,解为强者,非。方以智作此书,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在凡例中说:“此必引出何书,旧何训,何人辨之,今辨其所辨,或折衷谁是,或存疑俟考,便后者之因此加详也。士生古人之后,贵集眾长,必载前人之名,不敢埋没。”

  《通雅》在形式上与专释语词的《尔雅》、《駢雅》、《埤雅》等书类似,实际上有不少独到之处。方氏学识渊博,因而考释语词全面而深刻,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西方文化传人我国的时候,由於受西学的影响,在语词解释中注入新的科学的内容,否定了不少传统的错误认识。如卷十一“天文”说:“星七分野,隋唐之志为详,然自西法图成,则‘两戒”之说荒唐矣。……利玛宝为两图,一载中国所尝见者,一载中国所未见者,天河自井接尾箕,尽垓埏万方,而分度界之,真可谓决从古之疑。一行‘两戒’之论,辨若悬河,以今质之,皆妄臆耳。”“星七分野”是古代的星象学家认为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九州互相对应,每一组星主管地上一部分土地。“两戒”则是唐僧一行设想的,把中国的边缘划分两条界限,此外便是蛮夷。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假说。方以智用西方的科学知识否定了这些假说。

  “因声求义”也是《通雅》释词的一大特点。方氏认识到了文字的符号性质,文字记录语言的决定因素是语音,所以他能不拘文字形体,直接从声音推求语义。如卷一“疑始”中说:“无通为亡、勿、莫、末、没、毛、耗、蔑、微、靡不、曼、瞀,盖一声之转,其始本音也,因有一音,则借一字配之。学者知此原委则解书省力,可免费辞。”因声求义的原则贯穿了《通雅》,方氏用它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还常常从语音角度,探求方言与古语的关係,如卷一“疑始’中说:“鼠有施声。……《史记。灌夫传》:‘首鼠两端’。《后汉书。邓训传》:‘首施两端’注:犹首鼠也。《西羌传》亦云:‘首施两端’。按:古已呼‘鼠’为‘施’矣。今吴中呼‘水’为‘矢’,建昌人呼‘水’为‘署’,即此可推古‘鼠’、‘施’之通声。”因声求义为清代语文学的一大特点,方以智开了先河。

  研究《通雅》的论著有: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李建国《汉语训詁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通雅》一书的历史文化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