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谈汉字需要发展的几个理由,之所以谈汉字需要发展的几个理由是源于一个沉重的话题,即汉字的不足与问题。说汉字并非十全十美,人们,尤其是中国人,当然也包括学会了汉语的外国人,出于对汉字的敬仰与喜爱,肯定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其实我本人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但是,这又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上次说了汉字应该保持稳定的理由,现在说说汉字需要发展的几个理由,就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汉字也并非十全十美,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需要逐渐完善,以适应更多的需要。实际上,古人,前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要不然,我们的汉字系统怎么会这样庞大、丰富,又怎么会如此的灿烂辉煌? 那么,汉字都有哪些不足呢?

    其实,汉字最重要的不足是难和乱。这两个方面又互为因果,即:难导致了乱,乱又导致了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的数量实在是太多
    迄今为止,汉字系统是人类语言中最为庞大的系统。
    前文已经述及,已经收录于GB18030-2005《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有70244个,实际数量应该更多。
    别说是平民百姓,即使是汉语言专业的人,专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如作家、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恐怕也很难认全所有的汉字,更别说要掌握更多的词汇了。笔画少的字只有一画,笔画多的字则有二三十画,而且有的甚至很难归到一些偏旁部首中。这就造成了汉字的难认、难读、难记、难写。当然,在使用中也就难免出现播音员、主持人读错音,作家、记者、编辑写(用)错字,报纸、刊物印错字的情况。连一些大报大刊,也是错字不断。有细心者,编了这样一本书,叫做《大报大刊 名家名作 错别字例析》,就是专门为大报大刊和名家名作挑错别字的。但是,为他们找了错儿,就能保证以后不再出错儿?不是他们愿意出错儿,而是汉字实在太多,太难学、难用了。
    大量、繁杂的汉字,浩如烟海的丰富词汇,是我们灿烂文化中的重要财富,却也给人们带来了学习和使用上的困难,为此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据说美国的小学生已经可以查资料写文章,进入了应用阶段,而我国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连常用的汉字都没学完。

    2、汉字的读音不直观
    汉字是音节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中的一个音节。但是汉字本身却并不都能确切地表示读音,更不反映音节中各音的拼合关系。尽管在汉字总体内,合体字占90%以上,而合体字中又以形声字占绝对多数。但如果你直接按形声字的声旁的读音作为该字的读音来读,有时可能就要闹出笑话。例如,把“推荐(jiàn)”读成“推存(cún)”,“别墅(shù)”读成“别野(yě)”, “造诣(yì)”读成“造旨(zhǐ)”,“谥号(shì)”读成“益(yì)号”,“阴霾(mái)”读成“阴貍(lí)”…。
    汉字与字音的脱节,给人们的学习和使用都带来很多不便。这也是汉字难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3、同音字太多
    汉字数量庞大,所以能够表达丰富的语意。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汉语语音的使用的音节少。要用少量的音节代表大量的语意,就要用不同的字加以区别,由此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相同的音节里罗列着大量的汉字。按计算机字库所录汉字统计,读bɑ音的字有68个,读li音的字有267个,读shi音的字有213个,读yi音的字则高达403个…。作为相同音节的区别符号来说,大量汉字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把这种情况调过来看,就出现了同音字太多的现像,给人们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麻烦。同时,这也是汉字拼音化多年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汉语拼音输入法的使用,使同音字替代的现像相当泛滥,经常造成表意错误。2011年8月9日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上就有这样一则笑话:“领导在网上对我说:‘再骂。’我晕,他怎么知道我刚说过他混蛋呢?结果,领导又来一句:‘在吗?刚才打错了。’虚惊一场!”

    4、多音字也不少
    汉字的读音,说好听点儿叫复杂,说难听点儿就是混乱。别说是外国人,就是中国人;别说是普通人,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工作对像的人,如播音员、记者、编辑、语言文字工作者等,没有几十年的功底,要想把所有的汉字都读准,确非易事。
    如“好”字有hǎo, hào两个读音, 而“啊”字竟有ā,á,ǎ,à,ɑ五个读音。在什么地方读什么音,代表什么意义,要由上下文来确定。要弄明白这一点,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还有的多音字能够产生岐意。例如:用“蹲”字表示“dūn(腿部弯曲,臀部近地的状态)” 和“cún(肌腱受伤)”两种不同的意思,好像“蹲(dūn)下”就能“蹲(cún)脚”一样,实际上并没有这种确定的因果关系;上马时腿向上扬的动作叫“piàn腿”,竟与欺骗的“骗”用同一字,好像把腿欺骗了一样,这也很难说得通的; “扎”有“zhā”“zā”两个音,zhā是剌的意思,而zā是捆的意思,如果看“扎塑料袋”这几个字,那么是zhā(剌)塑料袋,还是zā(捆)塑料袋呢?没有上下文来照应,实在难以分清。
    还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报载,有这样一个经济纠纷。乙状告甲欠钱不还,依据是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还欠款壹万元。落款是甲的名字。甲承认曾向乙借过钱,但已经还了。甲说,这张纸条就是证明已经还款的依据。那不写着呢么,说着,他把纸条上的字念了出来:“还(huán)欠款壹万元”!乙说不对,那是“还(hái)欠款壹万元”!因为字的读音不同,导致了一场官司
    不管事情最终如何解决,都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如果没有这个多音字,又怎么能够出现这场纠纷呢?
    以上例子中,好在读音不同时的意思也不同。但也有例外,如“血”字,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真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近日在北大中文论坛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见本人在该坛的文稿《汉字表意乎?表音乎?》)。

    5、形声字与会意字的混淆
    有些形声字造的也确实不太贴切。如“糗”字,本来说的是粥状物过于粘稠的状态,可要看字面,却分明是“米臭”,好像米臭了才能粘稠,这不出笑话了吗?可能造字时取“臭”字的韵母作声旁,但巧的是,可能将其误为会意字而闹出笑话。

    6、同音同义的异字词
    有这样一些词,它们的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但可以用不同的字来书写。如:笔画/笔划、不只/不止、终止/中止、成分/成份、词义/词意、字义/字意、启示和启事、搅家不贤/搅家不闲、
    但有时按照这种思路推出的词,却又不一定对,如: “同义词”不能写作 “同意词”,“会意字”要写成“会义字”就是错误的;

    7、同音异义的异字词
    还有这样一些词,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如:起义与起意、图形和徒刑、体制和体质。因为文字不同,可以起到辨义的作用,所以,尽管读音相同,但我们并没有同音的两个词混淆的感觉。若用拼音文字来书写,则必混无疑。但因为读音相同,有时容易出现将意义相近的词用错的情况。如:权力与权利、像与象、“神州六号”错为“神洲六号”。

    8、容易造成误解的字
    “改汉字”老先生找到了这样一些容易造成误解的字,如“爹”写作“父多”, “妈”写作“女马”等。

    9、书面语与口语的不一致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大家都会说,互相之间又都听得懂的话,要是用汉字写出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你绞尽脑汁,咬文嚼字,也找不到合适的汉字来书写。这些话就是所谓的“口语”。 “口语”的数量之多,表意之丰富对汉语来说是功不可没的。巧妙地使用“口语”,可以起到增加语言色彩和感染力的功效。
    为了表达这些词的词义,就要搜肠刮肚地寻找同义词来代替,由此造成了“语”、“文”不符的现像,出现了语音和文字上的双重差异;有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词,只好用近义词来代替,由此出现了语音、文字和词意上的三重差异,造成了“所说非所写,所写非所说” 的状况,也就是所谓的“书面语与口语的不一致”。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减少了语言色彩,使语言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其实,这些词本来就是表意汉字不能书写的词,如果硬要用汉字来书写,那也只能是用表意字表音而已。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无意中已将该汉字的义项取消了,使这些字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表音字。但这些字又是实实在在的表意字,由此造成了所用汉字的字音、字义的混乱。
   以上就是汉字需要发展的几个理由,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口语”的书面化呢?用专用的表音字来记录“口语”,不失为一种准确且简便易行的好办法。本人正在做着这项工作,不日就将面世。(宋建全)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