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语文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砚庄记戴名世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5-07-01 09:00:00

试题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砚庄记
戴名世
  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曰“笔耕”,曰“砚田”。以笔代耕,以砚代田,于义无伤,而藉是以供俯仰,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余家世耕田读书,故称饶裕。余始祖自婺源迁桐,至先王父凡十世,未有以授徒卖文为生者。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久之,先王父募人垦荒田数百亩,聊足自给。先人兄弟三人,而先人所分受田宅仅十之二,食指甚多,不能给,于是始授徒他方,以糊其口,而匮空日益甚。先人既没,所遗债负若干,余次第偿之,丧葬之事,余独任其费,而所遗田宅及室中?之需尽归于吾弟。余脱身游,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东西奔走,何啻二三万里!所与士大夫交游颇多,然无度外之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而每岁所获存家中,尽为戚党奸人盗去。计自岁丁卯至壬午,凡十五六年,存与友人赵良治所者凡千金。是时吾县田直甚贵,而良治为余买南山冈田五十亩,并宅一区。田在腴瘠之间,岁收稻若干。屋多新筑,,颇宏敞,屋前后长松不可胜计。良治复代余名堂额曰“砚庄”,而余以岁壬午冬自江宁归居于此。家众凡十馀人,皆游手惰窳,不谙种植,岁所收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而余遂不能常居砚庄,每岁不过二三阅月,即出游于外,奔走流离,而余已浸寻老矣。
  余之归也,年已五十,尚无子,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余自维潦倒一生,未曾凭藉先世尺寸,忧愁勤苦之馀,仅仅有此,皆得之笔耕,用以休息馀年,终吾世则已矣,遑惜其后哉!请姑待之。(选自《南山集》)
  [注]①王父:祖父。②食指:家中人口。③窳:懒惰。④浸寻:渐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是以供俯仰 藉:凭借
B.是时吾县田甚贵 直:一直
C.不种植 谙:熟悉
D.余自潦倒一生 维:思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叙述自己之“穷”的一组是(     )
①明崇祯中遭贼乱,家破
②食指甚多,不能给
③或教授生徒,或卖文制碑
④无度外之人为一悯其穷而援之者
⑤岁所收稻,仅足供税粮及家人所食
⑥出游于外,奔走流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关爱弟弟,独自承担了父亲丧葬费用,还将父亲留给的田宅和家中所需都留给了弟弟。
B.砚庄屋多新筑,宽敞宏阔,苍松环绕檐前屋后。这些描写表现出作者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志趣。
C.赵良治所题“砚庄”之名,既体现了庄主的文人身份,又暗示了田庄是主人靠“笔耕”的收入购建的。
D.文章叙事井然,感情真切,字里行间表露了一个贫穷之士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的忧忿之情。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贫穷之士不得已之所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之人遂有觊觎此土而欲攘而有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福建省模拟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文言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B
2.D
3.B
4.(1)这是贫穷的读书人不得已而做的事。
  (2)家族中就有人对。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砚庄记戴名世世之人以授徒卖文称之..”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文言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文言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大全 2015-07-01更新的语文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