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语文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5-07-01 09:00:00

试题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面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有改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舟楫之安而车马之劳——服:遭受,忍受
B.人疑余之不乐也——固:坚持
C.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犹有存者——烈:功绩
D.思淮阴之功,而其不终——吊:哀伤,哀吊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这篇文章围绕一个“乐”字,先叙事后议论,语言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收纵自如,得心应手,颇有大家风范。
C.文章详写超然台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江苏同步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文言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B
2.C
3.B
4.(1)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在内心斗争,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修整,使它焕然一新。
  (3)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文言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文言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大全 2015-07-01更新的语文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