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字知识 >

近人王力著《中国文法学初探》一书的介绍

时间:2015-02-27 09:11 分类:文字知识 阅读次数:

  《中国文法学初探》,近人王力著。原载《清华学报》十一卷一期(一九三六年),一九四〇年商务印书馆改名为《中国文法初探》出版单行本。

  作者生平见“汉语音韵学”条。

  《中国文法学初探》对《马氏文通》以来简单比附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认为汉语语法研究要重视汉语语法的特点,并提出要区分古今语法的歷史观点。本书的旨趣“不在乎搜求中国文法裹的一切系统,只在乎探讨它的若干特性,希望从此窥见中国文法学的方法”。全书共十章,主要讨论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比较语言学和汉语语法。作者认为,拉丁语属於印欧语系,汉语属於汉藏语系,二者的关係相差甚远;从拉丁语法的比较上建立汉语语法,就不免有牵强附会的毛病。“我们对於某一族语的文法的研究,不难在把另一族语相比较以证明其相同之点,而难在就本族语裹寻求其与世界诸族语相异之点。”“比较语言学能帮助我们研究,但我们不能专恃比较语言学为分析中国文法的根据。”最重要的工作是探求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对待西洋语法的态度。作者认为,古汉语的某些语法区别,如果没有颠扑不破的证据,是不能信其有的,例如名词的单复数、阴阳性,就不能去比附西洋语法的数与性。中国人的心理是只要把两个观念代一定的次序放在一起,就显出它们的关係来。“我们决不能拿中文比附英文,而说‘马壮’是‘马是壮’或‘马为壮’的省略。”作者又指出,每个字只有一个音节,不能认为每个词只包括一个字。因此“我们不能把中国语认为单音缀的语言”。

  三、死、活语法和古、今语法。认为“凡偶见於书,其后不復为人所用者,就是死文法;凡其用能歷千年而不替者,就是活文法”。而要研究汉语语法,首先必须把死文法“另列专篇,不与活文法混杂”,这样才能系统分明,研究出成效。古文法和今文法,是指“普通说的文言文的文法与白话文的文法”。作者认为文法应分为古今两大类,“至少该按时代分为若干期,成为文法史的研究”。“中国语的词性算是富於弹性的,而中国古文比今文还更富於弹性”,“关於中国古今文法的变迁,尽可以写成部很厚的《中国文法史》”。

  四、词性和词类。作者分词性为本性、变性和准性三种。本性指“不靠其他各词的影响而能有此词性的”,准性指“为析句的便利起见,姑且准定为此词性的”,变性指“因位置关係,受他词之影响,而变化其原有的词性的”。作者认为最该注意的是本性与变性的分别,并总结出变性的规律十条。作者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汉语的词分作名词、代名词、动词、限制词、关係词、助词、感嘆词七类。主张“形容词与副词不必区别”,称作限制词;“连词与介词不必区分”,称作关係词。这个词类系统改变了《马氏文通》以来词分九类的成说。

  五、文法成分。文法成分指一般所说的虚词,作者认为“文法成分是文法学的主要对象”,并根据句尾助词能形成语句的不同性质,把汉语的句子分为两大类:(一)名句,也就是表明句,“普通只用‘也”字煞尾”,如“仁,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动句,“普通不用句尾助词,如果用的时候,则於过去时用‘矣’字,现在时用‘也’字”。如“吾既许之矣”、“子曰,不知也”,作者又认为“中文的特点者,仍在文法成分之少用。事物关係之表现,在中文里往往是不显的。”例如表明语与主格的关係,名词用作表明语,可以不用繫词,既可说“孔子,鲁人也”,也可説“孔子、鲁人”。此外,甲句与乙句的关係也往往不用文法成分表现,特别是在古文里。例如假设句,连词“苟”、“若”可以不用。“在这种种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西文的组织偏重於法的方面,中文的组织偏重於理的方面”。

  六、汉语中的词序。作者认为“词的次序在中国语里,其固定程度远非西文所能及,所以谈中国文法决不能不谈及词的次序”。并列举了“主格先於其动词”,“目的格后於动词”、“领格先於其所頷之名词”等九条规律。

  《中国文法学初探》的主要特色是:对以往的语法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反对削足适屨的模仿语法;主张从亲属语言的比较中揭示汉语语法的特点,以建立汉语语法学体系;十分重视古今语法研究的方法,十分重视汉语语法的实际,十分重视古今语法的区分。作者自谓:“这彷彿是一篇宣言,我在这篇文章裹确定了我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后记》)但作者主要从意义出发研究汉语语法;主张从语象(即语言观念)或者说中国人的心理上着眼;把词类认作孤立的词的分类,因而有本性、准性和变性之説,这些都为后人所批评。 

近人王力著《中国文法学初探》一书的介绍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