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孩子争取每一个机会,是在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读书交流稿,现在详细说一下。原以为美国经济发达,崇尚自由,美国的老师和孩子一定如同生活在天堂。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才明白,美国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教育中也有很多痛苦,很多阻碍,很多束缚他们手脚的东西。但我从《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见识了一位被称为“英雄”的老师——雷夫·埃斯奎斯。

    “即使规矩阻碍了你,假如你真是一个好老师,无论怎样都会为孩子们争取每一个机会。”雷夫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雷夫老师从教的丛林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英文只是他们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似乎注定一辈子平庸。但雷夫老师却改变了这一切:这些孩子小学毕业后继续就读于全美顶尖学校,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是因为雷夫老师面对这些孩子,付出了120分的热忱,对每一个孩子,他都抱着同样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雷夫老师每天陪着自愿提前一个半小时到校,下午晚两三个小时离校,节假日照常到校的孩子们。雷夫老师总是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生日礼物,每年暑假,都要带领他的学生去旅行,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半个月,他还自费购置艺术教具和体育器材,所有的费用都是他一个人筹集的。

    我们知道,阅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孩子不能好好读书并喜欢阅读,不但他的精神生活会苍白无色,而且他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可是,要让在如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个属于有线电视、电玩以及网络的时代。我们来看雷夫老师是怎样做的——

    刚来到丛林小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雷夫老师宣布和学生一起阅读文学著作。他告诉孩子将欣赏约翰·斯坦贝克的《人与鼠》,并提醒孩子们如何才能找到这本书。然而,没有一个孩子知道书店在哪里,他们也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他们都没有借书卡,更没有钱去买书。雷夫老师并没有气馁,为了给孩子们借到书,他以家为中心,找了十几个二十英里以内的公共图书馆,计划在星期六为全班孩子借到这本书。但美国的图书馆规定,同样的一本书一次只能借一本。虽然有些愤怒,但雷夫老师没有放弃,因为什么也阻挡不了一个有创意、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他不停地进出图书馆。在离开某个图书馆后的一个小时内,他会改头换面地再次进去借同样的书,有时戴上眼镜,有时戴上帽子,有时还会戴个假发。终于,他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书。

    这个例子来自于雷夫老师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是在09年的9月份读到这本书的。那时我的上一届学生刚上四年级,我虽然早已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想尽了各种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比如向学生推荐好书,设计阅读记录表,参加校讯通公司举办的“书香班级”评选,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总觉得还没有达到理想中那种所有学生都能潜心阅读的目标。

    用心阅读了书中雷夫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有关内容后,才知道还是自己做得不够。比如,我们虽然给学生推荐了好书,并告诉他们一定好好读。但对阅读还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没有效果,很多孩子都不会完成这一阅读任务,尽管我们让孩子在读后填写“阅读记录表”,他们也只是草草应付。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必须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

    于是,我改变了只推荐就放手的做法。向学生推荐一本书之前,我先认真阅读,并策划好带学生阅读什么内容,哪些章节需要我倾情讲述,哪些段落需要学生感情朗读,哪些章节需要默读体会,哪些情节需要交流分享。比如在和学生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我先简单介绍了哑巴青铜和城里女孩葵花的身世,以及青铜对葵花的细心呵护,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最后一章的最后两节——葵花要被接回城里,以及葵花走后青铜每天在大草垛上等待葵花,最后这个哑巴竟然喊出了“葵花”的名字。读到最后,我的声音哽咽了,学生中也传来唏嘘的哭声。孩子们被感动了。此时布置学生阅读其他章节,学生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接下来,我们利用阅读课、午后的时间,又进行了几次阅读和交流。看到孩子们对这本书这么感兴趣,我又推荐他们阅读曹文轩的其他纯美小说,学生也都读得兴致勃勃。

    因为学生阅读兴趣高,阅读量大,也带动了写作能力的提高,我班在校讯通举办的“书香班级”和我市举办的“博客之星”评选活动中多次获奖,也获得了不少图书。为了让这些图书有个安身之地,我想买个小型的书柜放在教室里。跑了几家家具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弟妹说附近村里有个做家具的,她妹妹在那里做的床挺好的,不知能不能请人家给做一个书柜。可是人家说这活太小,不愿意做。正在失望的时候,我婆婆说准备在那儿做床,我便趁此机会请求人家给做一个。也许师傅是被感动了,还真给做了一个,而且只收了100块钱。

    有了书架,我又自费刻了一枚“品书园”印章,给这些书编号盖章,还制作了借书卡,这样我班的图书流动了起来。

    为了让这些书在假期里也发挥作用,我按照孩子们的家庭居住区域把他们划分成了11个阅读小组,选出组长,分发图书,要求每个小组每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交换图书,并做好活动记录,开学后评选“优秀阅读小组”。这期间,我通过博客给孩子写信激励他们认真阅读,并推荐其他好书;给家长写信,请家长做好坚强的后盾。我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加一些小组的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我班的这一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瞧,这是孩子们开展活动的照片(出示照片),

    这是我们评选出来的“优秀阅读小组”(出示照片)。

    此外,我还推荐学生参加了濮阳广播电台少儿节目《亲亲宝贝》中的《快乐小书虫》的录制活动,先后录了七期,十四名孩子参加,每次录制都是对其他孩子的一个激励。后来我们还和范县毛楼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结成了对子,“手拉手共读一本书”,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书借给手拉手朋友,并且写信交流读书心得,这一活动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上学期接了现在的班级,我把书柜和图书一并带了过来,也把好的做法带了来。这些孩子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在上一班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付出的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班内形成了小小的阅读气候,内心感到的是一丝丝慰藉。但我深深地知道,和雷夫老师比起来,我才只在一个方面做了一点点,实在不该卖弄。

    雷夫老师说:“对教育,我不过是比其他人多了一点热爱。”这多出的“一点热爱”,让雷夫老师缔造出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一个教育的神话。我想,只要我们多一次行动,多一份努力,多一点付出,多一些创造,就能给孩子们多争取一个机会,在不久的将来,你、我同样能缔造出一个教育的奇迹。(作者秋日呢喃,原载浩瀚星空,荐稿肖丽琪)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