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语文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选段,回答问题。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5-01-28 09:00:00

试题原文

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选段,回答问题。
  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人是对沙漠广有经验的民族,阿拉伯语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这一魔鬼的幻术到了19 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孟奇随拿破仑的军队到埃及去和英国争夺殖民地,当时法国士兵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射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1 、结合句子解释词语
光怪陆离:                                      
可望而不可即:                                   
2 、文中加粗“那时”指____      ,“那样”指                
3、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          
4、“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为什么?
                                  ___________          
5 、体会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1 )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
                                  ___________          
(2 )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
                                     ___________       
6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19 世纪初叶,法国孟奇解释了“魔鬼的海”之谜,从此这一魔鬼的幻术被戳穿,这一现象有了科学的解释。
B 、“魔鬼的海”这一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因为夏天中午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旅行其中的人们渴不可耐,于是就产生了一种错觉,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
C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这两种现象都是在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上层与下层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D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一种奇异现象的产生都能找到科学的解释,我们要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努力探索宇宙的一个又一个奥秘。

  试题来源:山东省同步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说明文阅读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可以远望得见,但却永远接近不了。
2、古代   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
3、魔鬼的海。从现象到本质,从迷信到科学。 
4、不一样。“魔鬼的海”: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海市蜃楼”: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成为空中楼阁。
5、(1)说明空中的乔木像倒栽在地面上这一景象是人们的视觉所见,不一定是事实,语气委婉,与“错觉”相照应。 
      (2)准确地说明了海边地区的地形特点。
6、B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选段,回答问题。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说明文阅读”。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大全 2015-01-28更新的语文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