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8/15 17:36:33

【正文】:《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看到书的名字------《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我就反问自己:“我平时是怎样和学生说话的呢?”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生打交道,每天和学生说了无数的话,可能我们都记不清楚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说的话,学生是否能明白?学生是否能接受?学生是否能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口婆心?到底应该怎样和学生交流呢?我带着好奇的走进了这本书中。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的意识到,我是一个教室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这段话和《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书中的一段文字很相似,这本书说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书中一开始就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一群老师的困惑和烦恼。平易近人的语气,似曾相识的经历,仿佛久违了的知心朋友,一下子就走进了我的心里。

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坏。成长的经历铸就了孩子的性格和命运,父母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老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和父母一样,也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孩子的心灵之门。书中所举的大量的实例,在每个例子后都加上了自己的分析,有时会展示另一种说话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有时则向我们实录一段最常见的师生对话。这些场景,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并不陌生,甚至书中的例子,我们都感同身受,针对每一个案例,书中都有很多好的见解和方法,让我感受了语言沟通技巧的独特魅力,处理问题的技巧,都让我不自觉的反思自己教学生活中的一些失误,启发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语言,也提醒我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榜样的力量,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用耐心,真心和爱心去感动学生,“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只抓住现在,把现在的问题解决了就行了,不要去过分的挖掘、联系,而且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是其他的。让学生爱上这个老师,爱上我所教授的课程。

看完这本书,为了能更好的和学生交流,我也给自己提了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方法:

1.面对错误,尽量不给学生讲大道理,不翻旧账,不让孩子有罪恶感。

2.如果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尽量不要求学生做出什么保证,用充分的信任等待着学生的改变。

3.面对小事,尽量不要追根究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学生一个机会。

4.在学生有进步的时候,一定要肯定学生,并给予适当地表扬。

5.面对学困生,少点急躁,多点耐心,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

6.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彩色化语言,要善于用幽默化解尴尬。

会说话的人,总用语言肯定别人,使自己有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乐。会正确使用语言和学生交流的老师,总是能看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那么,亲爱的老师们,我们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吧!做一个能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的老师吧!让学生因为你的语言魅力,爱上你,从而爱上你的课堂,你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