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1/26 17:36:18

【正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读后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暑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模糊面貌终于有了真切的认识,有别于以前所谓教育书籍一味倡导爱的感化,这是一本理性而平和的书,说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教育生活。

“您喜欢做班主任吗?”这是王晓春老师在前言中劈头的第一个问题,发人深思。是的,当班主任是我们心向往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知之”者,而不是“乐之”和“好之”者。大多数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这无疑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危机。

通览全书,王老师尽量减少行政思维和行政语言,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把班主任工作真正作为一个教育专业,进行学术研究,追究其理念,探索其规律,构建其体系,寻找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班主任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以下两点,让我受益匪浅。

一、观念革新,拒作批评爱好者。

所谓“专业”,自然不能只有一股脑儿的教育热情而少了教育的智慧,空喊一些教育口号,结果却是误人误己。王老师语句朴素却是字字珠玑。比如,(班主任)总是致力于改变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对教育能力重视不够又整天在教育;人的智慧绝对不是“管”出来的;评比时主体性的杀手;(教育者)如果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一切都变成钉子;“冻结行为”的结果是冻结个性,冻结思想,甚至冻结创造;而挨批评和吸烟一样是会“上瘾”的。

我想我们很多老师都是“批评爱好者”,王老师告诉我们很多批评可以变成提醒。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冷不丁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人是感情的动物,很多时候,学生惹事了,心中难免愤怒,语气也就急起来,对着学生就是一通狂轰滥炸的批评,结果学生是口服心不服,其实是无效的教育。有些偶发事件,看似大事,其实不然,只要提醒一下,就可以了。有些事不需要大费唇舌去批评,只要点到为止即可。如果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他完全知道自己是错的,批评的时候就不用再强调他“你错了”,那是在做无用功。遇事先问为什么,再想怎么办。批评多了,往往会“中毒”。一惯挨批评的学生,你不批评他就会生事,这是过去批评过多的后遗症。不过必要的批评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任务是把批评减少到最少。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看待班主任这个工作,我想有助于我们做一个心平气和又有实效的班主任。

二、师爱应该回归理性。

诚然,师爱是一个教师从教的最基本的精神内核。有了师爱,才会有教育好学生最初的冲动以及后续的坚持。因而,在很多次的师德培训报告会上,总是能听到那些个身经百战的教师模范们大谈特谈,他们是如何用爱来融化坚冰,点石成金的神奇故事,仿佛师爱是一剂万金油,哪儿疼抹上就能万事大吉。于是师爱俨然就成了一种武器,而且是常规武器。于是就衍化出了像吴若琳这样的模范先烈。愚以为这是一种大方向上的偏差。教育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综合学科而不是一股脑儿有爱就够了。如果以为自己施爱,学生就会回报爱,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用我们的爱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可这些孩子仍然我行我素,因为爱并不是万能药。现在的社会,把师爱的作用过分夸大了,认为教师只要有爱就可以教好学生,其实不然。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去研究学生,研究他为什么不爱做作业,研究他为什么上课注意力总不能集中,研究他为什么总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甚至打架,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进步。新形势下班主任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班主任应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是学习者、心理工作者,还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者。

我们需要师爱,但并不是那种盲目泛滥的爱,而应该是科学有节制有方法有策略的爱。做好一个班主任,仅仅具备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多的智,爱而有度,爱而有法。缺少方法缺乏智慧的爱是愚爱,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因爱成害”。王晓春在书中说道,“师爱其实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师爱应该是理智的,温和的,广博的,无私的。”相反,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爱是情绪化的,私人化的,功利化的。准确地领会师爱,恰当地表达师爱,相信师爱的力量而不迷信它,用教师专业人员的眼睛看待师爱,而不是盲目跟着电视节目里爱的呓语起舞,这才是真正的师爱。

“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他们即使在关键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专业的人。”感谢王晓春老师把40年的教育经验总结与我们在书中一一交流,扫清了我对教育的陈腐观念,理清思路,轻装上阵。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做一个快乐明哲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