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通论》,一册。孟宪承、陈学恂著。以孟宪承原著《教育概论》(一九三三年版)为基础,依据当时教育部颁行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增订而成,一九四八年八月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师范教科书。

  孟宪承(一八九四——一九六七),江苏武进县人。早年毕业於南洋公学中院,后就读圣约翰大学。一九一八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一九二一年转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主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回国后,歷任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授,一度担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秘书长、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等职。 一贯同情支持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教育部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首届教育学会会长。他学贯中西,既是系统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文献的专家,又是外国教育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之一。名著有《教育概论》、《教育史》、《西洋古代教育》、《大学教育》等专著和《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教材;翻译有《思维与教学》、《教育方法原理》、《教育哲学大意》、《现代教育学学説》、《教育心理学辨歧》等西方名著。生平事迹见《中国教育名人传略》(现代第一分册),《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八卷)等。

  陈学恂(一九一三——一九九一),江苏江阴人。一九三五年毕业於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教育系。歷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讲师,教授。任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早年师从孟宪承教授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后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科研。著作除《教育通论》外,还与孟宪承合编《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等。生平事迹见《中外教育名人辞典》、《教育史研究》(一九九一年第二期、一九九二年第三期)。

  孟宪承原著《教育概论》共十章:儿童的发展、社会的适应、教育机关、学校系统、教育行政、小学组织、课程、教学、教学(绩)、教师的专业等。经增订后的《教育通论》亦为十章:中国教育的演进、各国教育的普及、大教育家的思想、儿童的发展、文化的传演、国家的教育目的、国民学校、教学、训导、教师等。全书可分为三个单元:

  一、歷史的绪论,主要叙述:(一)中国教育的演进,从商周两代奠定我国民族文化的初基起,概述先秦的诸子讲学,汉代的学校,唐代的科举,宋明的书院,清末的学校改革,直至民国教育的状况。(二)各国教育的普及,以七国教育为例:德意志最早完成义务教育;丹麦是推行成人教育最成功的;英国在十九世纪末,由国家制订义务教育法律,经过很长时间,普及教育才逐渐完成;美国与英国相似,到一九一八年全国才有强迫入学的条例。苏联、土耳其、墨西哥在二十世纪初相继发生革命,经短短的二三十年,教育普及已有了相当规模。(三)大教育家思想,介绍了孔子、苏格拉底、朱熹、王阳明、颜元、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蔡元培、杜威等十位教育家的传略和教育思想。引用了蔡元培的话为结束语:孔子是「中国旧文明的代表」,杜威是「西洋新文明的代表」。认为从孔子到杜威,虽有地位、时期的不同,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

  二、教育的意义与目的,论述要点为:(一)从儿童的发展看教育的作用。婴儿怎样慢慢地长大为成人,有两个因子,即遗传和环境,「发展被遗传所决定,是显然的」,可是环境影响也很大,「人类发展的过程独长,受环境的影响尤巨」,教育学所特别注意的,是人的行为在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而「人类的行为大部份是学习的结果」。因为遗传的行为很少,在环境中行为的变化或学习很多,所以才有教育的可能。「教育是一个人的发展的歷程:这歷程的趋向是使他成为一个人,成为他那麼样一个人格」。「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发展的完成」。(二)文化的传演需要教育。社会文化传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世代的传递,「上一代的成人,把社会文化递衍给下一代的青年和儿童」。随着社会的演进,社会共同积累的遗产变得十分丰富,「非有教育的机关,就无法可以传递了」。另一种方式是区域的传播,「一个文化区域的社会文化,由於各种的交通和接触,传播到另一个文化区域里去」。移民、贸易、传教和战争等方式都传播文化,各国之间互派学生「留学」,则是一种有组织的文化传播。文化的世代传递,下一代会在继承学习中创造新的文化;文化的区域传播,使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成新的文化。(三)国家的教育目的。起初教育与政治相连。我国古代「政教合一」,以教化为政治,「化民成俗」,「以礼代刑」,教育是政治的「大经大本」。教化是社会对於个人的范成,并不注意个人的自由发展。十八世纪以后,民主革命要求伸张「个人自由」,出现了「个人主义」思潮,鼓吹超軼政治的教育主张。十九世纪以后,民族勃兴,要求国家权力的扩大,出现了「国家主义」思潮,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万能的「祖国爱」」。二十世纪以来,出现了民主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教育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社会主义思想在演变过程中派别不一,以争取工农群众的自由平等为任务。中国在二十年代末,施行三民主义教育,其教育目的为「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

  三、国民学校的教学与训导。论述要点为:(一)关於国民教育。认为国民教育制度,可追溯至宋明时代。清末开始推行儿童义务教育,一九〇六年清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民国时期教育部多次颁佈法令推行义务教育、提倡民众教育,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许多教育家致力於发展教育,二十年代掀起「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热心创办「平民学校」、「乡村学校」和进行社会式的教育工作,注重社会改良和建设,及学校式教育工作,以全村民众作为教育对象。江西的保学和广西的国民基础学校,实行「军、政、教合一」,「管、教、养、卫合一」,兼施义务教育与民众教育。按法令规定,乡镇设国民学校,「国民学校实施国民教育,应注重国民道德之培养及身心健康之训练,并授以生活必须之基本知识技能」。一九四六年在巴黎成立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发起「基本教育运动」,我国参加了「示范设计」实验。(二)关於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材与教法的关係,「没有教材,教师不能凭空教学;没有教法,教材也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用」,教师不能代替儿童的学习,不以适当的方法指导,「书本只是书本,并不能成为真的教材」。还要处理好教法和学习的关係,所谓教法,只不过指导学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教法也称为教学法。学习的基本原则有三:学习是反应(自动的原则);学习要有动机;学习要有组织。关於学习律有三派学説:制约説,联结説和完形説,「其实各派学习理论的歧异,大部由於所实验的学习情境不同,他们的解释,便只限於某一种的学习情境。如果加以会通,也未始不可」。教法可按学习结果分为技能、知识、理想三类。技能,偏於知动的学习,包括各种筋肉的反应。其教学方法有示范、指导练习等。知识,是观念的学习,「各种观念所组成的事实和原则,都属於这一类」。获得知识的技能是思考。其教学方法有讲演法、观察法、表现法、启发法、问题法、设计法等。理想,则是情绪的学习,「理想和欣赏,伴随着感情和情绪的反应」。理想表示对道德价值的感觉,欣赏表示对艺术价值的感觉。学校里所谓「品格」「操行」,就指理想的学习结果。欣赏教学最重要的步骤是引起动机、指导和习作。教学结果的检查,採「考试」方式有许多困难和缺点,使用「标准测验和量表」比较优越。(三)关於训导。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经过成人的训导而形成的,有习惯、情绪、智慧、理想的形成,直至自我完成——理想的实现。道德教学,有几种相反相成的説法:权力説与自由説,前者注重他律,即礼仪的训练,道德规则的遵行;后者注重自律,即意志的自由,「良知」的培养。直接説与简接説,前者注重道德的知识,后者注重实际道德的行动,从行动中求知。按照道德行为发展的歷程,道德教学应「由权力而到自由」,「由间接而到直接」。道德教学的原则是:制驭环境;注重示范;引发动机;促起努力。国民学校的训育,不设「修身」、「公民」科,而改为「团体训练」,按部颁《小学训育标准》开展训练活动。对於「问题儿童」,要善导,要「心理诊疗」,要进行「感化教育」。(四)关於教师。人们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教师以教学服务於社会」,会受到社会「礼讚」;更重要的是「儿童的爱」,「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都以白首穷年,和小孩子们在一块儿玩耍、生活,如其不是为着他们对儿童的爱,那是决乎做不到的」。为了当好教师,必须接受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以及服务后的进修,同时,要能「把教育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

  《教育概论》至一九三七年已发行二十九版,增订后的《教育通论》,又吸取引用了中外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资料丰富;对於许多学説上的论争和误解,作者「不避烦冗,随处加以比较辨别」,概念清楚,意义明确。书后列有较高深的参考要目,便於教者和学者学习研究,是一本适合於师范院校教学的好书。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