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11/5 17:36:39

【正文】:《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

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在静谧的夜里,在朗朗的月光下,在冬日暖暖的午后,在书桌旁,手捧书一卷,默默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尝那书中的千滋百味。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以后,每每看到教育教学书籍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这些书犹如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

本学期,一拿到于文森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一书,我遍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这本书汇编了于教授近年来在中小学课堂上听评课及各种教学随笔和和短文,是他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文章严谨、深刻和系统,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一、认真听课评课,知不足然后自反也

于文森教授在他的《公开课断想》一文中告诉我们,公开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公开课具有一定的可学之处、可取之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于教授还说,真正的育学是活在课堂里的。的确是这样,听课、评课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灵感,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学到许多的授课经验。

犹记得记得第一次听到三思教学这个名称时,曾是雾里看花,懵懵懂懂。于是,我开始了不断地学习感悟。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入学习,我对三思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三思教学,简而言之,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做呢?我依旧有些茫然。于是,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三思教学达标听课、评课活动,从听课、评课中学习感悟。立标教师的示范课及第一批达标教师的公开课,我听了40多节。

聆听着各位老师的示范课及达标课,又有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随着一节一节的听、评课,三思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脑海中日渐清晰,我也感受到三思教学是实实在在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位置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随着认识的逐渐提高,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教学,逐渐摒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转变为由教师讲到学生学。三思教学理念引导我的课堂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转变。就这样,我在听课评课中,不断学习,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取长补短。上学期,我信心十足地申请参加了了三思教学第二批达标活动,顺利达标。

本学期,我继续听一二批达标教师的展示课,自己又上了一节达标教师展示课,自我感觉比上学期的达标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的达标课只是达到了三思教学的宏观要求。在这学期的展示课中,我的指导、督促、帮助作用的发挥做得比较到位,学生合作展示也比较好。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指导的环节还不够细致,各模块学习时间的划分还不够合理等。

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听课、评课,知不足然后自反,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课堂抓好落实,三思自主打造高效课堂

于教授在《课堂教学要抓落实》一文中,告诉我们课堂要特别注重抓落实。我感到这些观点与我们的三思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每个环节抓落实,每个环节的目标、内容、任务具体清晰,时间要求明确。

这就要求我们课前运用导备,认真备课。现在,每节课前,我都会采用导备法精心备课,并根据小课题研究成果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全册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及每课的主要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每个题目抓落实。每个题目的作答完成情况都要展示、反馈,每个题目的特点、注意点和要害都要强调清楚。

这恰恰是三思教学中要求的作业前移,精选习题,及时展示、反馈。每次我在利用导备法认真备课时,会精选学习方法和习题,并预设学生展示、检测反馈的方式方法。课堂上,在导入新课后,我及时出示精心设定的 “学习目标”,然后根据每一项目标,把“学法指导”交给学生,接下来再组织“学习检测”或是边学边检测,重在学、强调练,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进行学习,并结合目标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重点训练。这样,由于目标具体明确,学生们学什么,就练什么,测什么,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能做到课下辅导向课堂辅导转变,当堂辅导,当堂解决;课下作业向课堂转移,极大地减轻了自己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自我感觉在自己在这一环节做得还不错。但在这一环节还要注意:

1、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平时课堂上的展示以口头、书面展示多一些,其他的如让学生板演、表演的展示就少一些,这是我今后要注意的。

2、展示指导要细致

发言时学生的站姿有时就不符合要求,有的总是对着黑板。现在我就注意纠正这方面的问题了。发现孩子的站姿不对就及时纠正。另外,班上总是有一些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回答问题声音小,多次要求大声,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一次,我请高园园起来回答问题。这个孩子是上学期转来的,腼腆、不自信,声音小的跟蚊子哼哼似的,不走到跟前就听不见。这时我鼓励她说;“你回答的很正确,就是声音太小,同学们听不见,大点声好吗?”她的声音稍微大了一些,但还是太小。我微笑着说:“好,声音大一些了,再大点声好吗?”她又重复了一遍,我继续鼓励说:“非常好,你的声音还能再大一些!试试看!”只见她涨红了脸,鼓足勇气,又大声重复了一遍,终于全班同学都能听见了。我和同学们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认为只要我们要求到位,及时纠正,多鼓励,学生的展示习惯会越来越好。

第三,每个学生抓落实。特别注意把不会的学生教会。这其实是强调了教师的指导、督促和帮助作用的发挥。

我校三思教学理念,是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课堂。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学不会的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采用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去解决。课堂上,我也努力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勤学、勤思考、勤动手,课堂上跟孩子们一起思考、争论、探究,体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乐,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教学成绩。并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督促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在于教授的《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新课程下教师角色与教学》一文更是对》一文中更是对教师的帮助、引导作用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这一点我的感受也比较深刻。在三月份学校开展的《微观八条》学习中,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指导到位、督促到位和帮助到位。我认识到辅导到位、帮助到位是面向个体学生的,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即督促不愿学的去学,让没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之中。帮助到位是在学生愿意学又学不会时,教师起到助产士的作用。

由此我又想到了张斌福教授讲的一个合作学习的例子,老师因为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导致一个小组内只有组长在独自写体会,其余三个孩子在闲聊。组长汇报时还说是经过了小组成员深入的讨论。其实,在我们的三思课堂上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不能及时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认识到这一点,我在课堂中和我的作文教学中对这一方面做得更细了。只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之时,我都及时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去,有个别问题就讲解点拨,共性的问题再面向全体同学一起探讨解决。这样一来,调皮的孩子收敛了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积极性提高了。

三、学而时习之,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从《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一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的新理念,新方法,尤其是《骨干教师的素养》一文给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1、坚持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语文老师每年不读五六部书,几年之后,他就不好当教师了。”的确,教育名家的成功也源自于阅读,积累,再阅读,再积累,反复循环,以至于厚积薄发。因此,我们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自开展三思教学以来,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指引我的课堂教学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转变。今后,我将继续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向立标老师及第一批达标老师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三思高效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学生知识探索的引路人的角色。

2、积极实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自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升华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实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其变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并努力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勤学、勤思考、勤动手,真正把汤匙交到喝汤人的手中,努力打造语文三思高效课堂,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

3、力求创新

教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创造性。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密切关注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下大气力进行研究与实践,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是教育名家们最宝贵的品质。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在我的工作中存在着按部就班、缺乏创新的现象。今后,我将积极探索,向教育名家学习,追求创新,大胆实践,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对学生形成无形而强有力的精神召唤。并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4、坚持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名师都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名教师最终成长的高度,因为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并可以深化教学研究。就像于文森教授这本书一样,其实都是他近年来所写的各种教学随笔和短文的整理和汇编,是于教授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我喜欢读书,闲暇之余也喜欢动动笔,写一些文章。2009年9月份,我开通了自己的校讯通博客。有生活随笔、学习培训、教育反思等等。我知道我的文笔跟名师相比,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笔下生花,呵呵。

说到教育科研,一开始我对它确实有偏见,以为一个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可以了,至于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于是,就全心致力与课堂教学,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可是,当我看到别人的教科研文章发表了,交流了,自己又似乎感到缺少了什么。于是,我怀着对教育科研的一份神秘感,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学步。

我也深深地认识到:教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教研为教学服务。我们现在开展的小课题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以及八条微观内容的学习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要把这些成果运用到自己的三思课堂中去,积极实践,及时反思,才能做得更好,更加得心应手,成为智慧型教师。我积极进行小课题研究,上学期还获得了优秀。积极参加自主导航手册的编写,以及三思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认真学习八条微观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写出心得体会。不足之处是:小课题研究成果不能及时、适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时不能及时反思。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做好各项研究工作,及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三思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反思,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通过不断地学习,力求创新,将所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积极打造三思教学高效课堂,认真进行小课题研究,并坚持反思,切实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读完此书,我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我想起了一句诗: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真的想说,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不在于你年龄多大,有没有时间,而在于你是不是愿意去学,乐不乐意去动手。学习着快乐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阅读各种有益书籍,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