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7/31 17:36:32

【正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后感

这个寒假里,部分工作室成员在我校召开了新年座谈会。会上,工作室主持人,也是我们的领头人——14小的贾彤校长又给我们每位成员发了一本《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书籍,让我们阅读。这本书收录了21位名师、专家的讲演录,每个人的讲演都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带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

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我这样细读文本》。她在文章开头写到:教材好比一个需要你诊断的人,当然不一定是病人。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对一个专业的语文老师来说,解读教材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这就是文本细读的作用。

窦老师在文中告诉我们: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唯此,备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驾驭教材,并善于整合教材,学会走出教材。

我有幸亲临现场过听窦老师的课,听她的课如沐春风,我想她之所以把每节课上得这么精彩,就取决于她课前的文本细读做得扎实有效,才能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实现高效吧。于是,这学期一开学,我就先再次认真阅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语文课程要求,并深入文本细读,细品,切实把握每一课的设计意图,认真制定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恰好本学期开学后,学校进行三思教学研讨活动。这几天学习了《三思教学“学什么”指导意见》后,我想到,我们的导备法、小课题研究,不也正是在进行文本细读吗?现在,每节课前,我都会采用导备法精心备课,并根据小课题研究成果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全册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及每课的主要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即学什么。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并精心构思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精选学习方法和习题。学得怎么样的环节,更是预设学生展示、检测反馈的方式方法。这样充分地备足课、备足学生,才能做到脑中有纲、胸中有本,才能做一名胸有成竹的懒老师。

课堂上,导入新课后,我及时出示精心设定的 “学习目标”,这样将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然后根据每一项目标,把“学法指导”交给学生,使学生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事做。接下来再组织“学习检测”,重在学、强调练,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进行学习,并结合目标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重点训练。这样,由于目标具体明确,学生们学什么,就练什么,测什么,效率大大提高了。

我们学校的三思教学理念,是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课堂。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学不会的通过合作交流来解决,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采用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去解决。课堂上,我努力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勤学、勤思考、勤动手,课堂上跟孩子们一起思考、争论、探究,体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乐,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教学成绩。并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督促者、帮助者和指导者,及时把握学生学得怎么样,适时辅导、精讲,调整教学策略。

我想只要我们都能像窦桂梅老师那样细读文本,做到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才能真正把汤匙交到喝汤人手上,才能真正担当起学生知识探索的引路人的角色。

名师们的讲演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书中还有不少的新方法、新理念让我跃跃欲试。

看了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带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她探索的语文教学之路,无疑于在我的心里投放了一颗原子弹。韩老师说:“海量阅读的方式简单得很,就是读、读、读……课堂上充满琅琅读书声,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都是三言两语,是夹杂在诵读中间的‘休息’。在韩老师的课堂上,教语文变得更加简单,就一个字:读!我不由感慨:教语文,真得就这么简单!我想,我会尝试着去做,带我的学生也踏上阅读快车道,让他们也能沉浸于书香墨韵,体味其中之乐!

但此书中,管建刚老师的《引爆作文教学革命》中的办《班级作文周报》的做法,我只能欣赏而不能尝试。管老师周一至周四每天都要审稿、选稿,周五编排印刷。我想我们的硬件设施现在暂时还达不到,更何况我们现在是大班额教学,班上70多个孩子,程度参差不齐。平时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再加上学校一堆的事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够忙了,哪来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啊!一学期办上几次尚可,若周周如此,确实不行啊!呵呵

读完此书,我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我又想起了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的话:“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我想,只要我们喜欢语文而且具备相当的语文素养了,教语文就不会难。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