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6/12 17:36:28

【正文】:《三国的读后感》

诸葛亮被世人称为“智绝”,受历代人们的尊重,并不是没有理由。有人用一到十来排出诸葛亮的毕生大事,文字简明,又很有趣:“守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点四十九盏明灯,只为一身酬三顾。”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早年隐居,后因感动刘备之三顾茅庐而出山,忠心辅佐刘备,其一生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为合适。

如今的社会大赞孔明,赞他的智,赞他的忠,也使孔明在许多人心中被神化了;然而,对孔明的一味崇拜蒙蔽了许多人的目光,他们只是认为:我的偶像,诸葛孔明,是三国时代最伟大的人物——其实孔明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如此高不可攀——至少,他也是人,也是肉体之身。

说句老实话,将一个人视为“神”,偶像,是不可取的,这样反倒会产生一种狂热的崇拜,时间一长,必定会扼杀掉自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我并不是在贬低孔明;相反的,我也很喜欢他。但现在嘛,既然如此多的人崇拜孔明,对孔明的光辉如此事迹了如指掌,我这里就只说对孔明的反面看法吧。

孔明有一点所作所为确确实实加速了孙刘联盟的分裂:最初向孙吴借荆州一城,声称取了新城就归还;但后来却屡次反悔,用花言巧语骗过孙吴使者,最终竟然逼迫孙权动用武装将荆州夺回!可以理解的是,孔明之道是为了在乱世中立足,尽可能增强己方实力;但他的“信用透支”,却反倒为蜀国埋下了一条引火线!

另一点,孔明很有野心。稍安勿躁,他的野心并不是篡位称帝,而仅仅是想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很显然,他的“上”就是刘备;但刘备与关羽、张飞视如兄弟(顺便提一下,刘关张是否有过“桃园三结义”,还不确定,但正史中未曾记载),关张地位在孔明之上!没办法,想要“升级”,就要除掉关张。事实证明,孔明也这样做了——再次稍安勿躁,他并非明杀,而是借刀杀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众所周知,关羽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而死。那场大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近半年,莫非刘备这边得不到一点儿消息?(当时关羽坐镇荆州,刘备带着众将在汉中一带作战)自然,他们知道。那么,以诸葛亮看人之透,看事之明,难道他不会料到关羽的致命性的失败吗?但是,为何关羽在这边作战半年之久,刘备(诸葛亮)这边没一点消息?既没有派援兵,又不见诸葛亮劝刘备遣回关羽,甚至不见诸葛亮写信至关羽,劝关羽“莫大意”——有趣的是,诸葛亮确实写信了,但信的内容竟然是称赞关羽的丰功伟绩!可以想象那时的关羽,骄傲之心必定膨胀于心,当之膨胀到极限而爆裂之时,就是关羽的覆亡之日。

如果这真是诸葛亮的借刀杀人计,那么他成功了。后来张飞也因关羽的死去而虐待部下,被部下杀死——他诸葛亮,确实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不过,就像我以前所说过的一样,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是为自身的利益而做的,所以我们不应为此而轻视诸葛亮。

提到诸葛亮,就不能不提司马懿。虽然不确定诸葛亮六出祁山所遇到的敌手是不是司马懿,诸葛亮是不是与司马懿面对面地交战过,但仅看《三国演义》记载的二人的精妙绝伦的交战,就足以令我们赞不绝口了。

许多人看诸葛亮出兵伐魏、与司马懿交战的那一段,都会大呼过瘾,但主要是赞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嘲笑司马懿的优柔寡断。其实细细一分析,大家就会发现,司马懿和诸葛亮旗鼓相当,司马懿不敢正面对阵诸葛亮,是有原因的。

司马懿出山时间比诸葛亮晚,出山后还充当着文官的职位,直到诸葛亮六出祁山,他才掌握了兵权,去和诸葛亮对弈。那个时候,他没有多少声望,又是第一次领兵打仗,相对当时已功成名就、名声上百战百胜的诸葛亮来讲,他几乎没有多少胜绩。试想一下,假如你是司马懿,你面对的是一个身经百战且又百战百胜的“神人”,而你是第一次打仗,胜绩几乎为0,你能有多少把握确定自己能赢?

不过,虽然当时司马懿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还是很冷静,正确分析了局势,坚守不出,消耗敌方粮草;另一方面,他还揪住一丝一缕的机会,去反击诸葛亮,这种勇气,不得不令我们佩服。

后来,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因而被曹睿视为“无所用处”,被免除了军权。再后来,司马懿利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成功篡位(但他并没有称帝)。

司马懿的一生,有才华但曹操等人不太敢用,要不,让他放手一搏,说不定他的成就还能高于诸葛亮呢。

正如《三国》司马懿亲口所讲:“我们两个,是百年不遇的对手,又是千载难逢的知音哪。”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