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5/10 17:36:26

【正文】:《看见》读后感

当我看完了《看见》这本书时,我非常震撼。

在这本书中,柴静并没有明确的上升到“民族、人性”的角度,去使读者觉醒。面对书中的“旧闻”,有些所谓“公论”已早在人心。但书中大胆假设:公论一定就是对的吗?

这种公论的倾导性,一部分是普世价值观,一部分是人云亦云。忘了是余秋雨还是哪位作家写过,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集体迷失的时代。这种迷失隐性存在着,而且由于集体性,所以很难被发觉。于是就出现了无理的谩骂,或是分阵营的对骂。骂归骂,很少有人能够提出解决的方案,即使有方案,也很快在新的骂声中被湮没。于是问题越堆越多,民众在抱怨问题难以解决的同时,又在不断抨击提出的方案,对于某些试行的方案也很难主动配合。诚然方案本身的好与坏质量参差,但骂之除了舒缓自己的压力,痛快自己的神经之外,有什么积极作用呢?

从国产历史来讲,我们早在远古时期便已经有了阶级、贫富、专制的体系,这个体系经历几千年,从无史到有史。在整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文明中,难以找到“平等、共赢、民主”这类的史实。当今天我们开始呼唤要这样或那样平等的时候,你相信我们骨子里都不存在的东西会出现吗?

反观现在充斥大众欢愉的那些影视书籍,“戏说”、“穿越”等等层出不穷,若是当“科幻”理解也便罢了,但真的拿其当科幻的,能有几人?于是一干皇帝成了明君,一干后宫成了明婆。宁愿跟着皇帝妻妾流眼泪,也不愿反思劳苦大众血泪。一个连历史都可以随意改编的民族,你能相信会强大吗?“借古喻今”?你敢说吗?

由此说到《金陵13钗》和《1942》。作为电影来讲,的确是殿堂级的。我对其的不爽,也只是因为档期不合适,以及13X的炒作手段。都是想要表现人性的影片,都想唤起良知。但是早在鲁迅时,我们的民族性就已经总结概括了,一个是麻木,一个是阿Q。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看到底,也无非是这两个,只是追加了一个环境性的词:“酱缸”。这些早就是通病,仿佛是民族的伤疤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有这样的伤疤,而作为电影,还非要揭起这个伤疤,血淋林地要民众承认,怎么可能呢。文艺作品里,把“人性”体现的很到位的,目前比较推崇表演工作坊的《台湾怪谈》。赖声川作品都涉及人性,但以此作为最佳。

于是看完《看见》,我的三观也开始重塑。以前的忧国忧民愤青情绪瓦解,慢慢要学会千百年来早就形成固有化的游戏规则。

从前很爱看侦探类型的文艺作品,福尔摩斯或者古佃任三郎什么的。很多这类型的作品都喜欢写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然而什么是真相,谁来判定“真相”的真相,却只有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经验。我不懂法律,自然对真相没有那么强的求知欲。柴静也没有打算探求真相,只是把矛盾方的意图和想法不加修饰地展现出来,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相,谁能判定。

由此想到,我喜欢上一个大学同窗,但她不喜欢我。当告诉她喜欢她时,曾担心过窗户纸一旦捅破,可能连多年的朋友之谊都没了。作为自卑到极点便会自负的性格,我也很想知道她不喜欢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年龄、收入、前途、星座……,这些综合起来,大抵就是她不喜欢我的“真相”。然而现在,真相根本就不重要,因为窗户纸虽然捅破了,但窗户还是窗户,并不会因为局部的变化,带来根本性质的改变。窗户纸上的那个洞会漏风,但若是迷人春风,或是清凉夏风,或是醉人秋风,也不失为一种收获。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何况根本没付出,凭什么就要有收获呢。

在当前的时间、空间、历史、文明的维度下,一切都是合理存在的,这个观点的树立是摒弃不现实或超现实主义的利器。曾经大学时有过一个讨论题目--理念和口号的区别。所谓理念,就是一直在执行的行为;所谓口号,就是根本没有执行的愿景。所以对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一律归于口号,喊几嗓子壮壮胆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

《看见》中还对我进行重塑的,就是包容。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合理,所以对于侵害,一方面要保护无害方,同时也要谅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

虽然已经看完了这本书,但它的内容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