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6/4/18 17:36:24

【正文】:《再活一次》读后感

《再活一次》读后感

读纳塔莉老师的《再活一次》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给了我们不少写作的勇气,纳塔莉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写作时一件很简单的事,让我们就把写作当成练习,她说:“写作时,不要说我将写一首诗。这种心态会让你当场呆掉。尽量不对自己有所期许,坐在桌前,说: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你必须给自己空间,没有目的,痛快地写。我想,这倒是很容易做到的,信手拈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开始去写就好了。她还说:写作练习拥抱你整个生命,但不要求任何逻辑形式:没什么第十九章须承续第十八章的动作这回事。这是一个你可以狂野自在、无拘无束,把梦见奶奶的汤的事和窗外千奇百怪的云层糅合在一起的地方;它没有特定的方向,只与当下整个的你息息相关。把写作练习想成是一双慈爱的翅膀,让你没有逻辑、没有来由,一心只想投入。那是我们的原始森林,我们在此凝聚能量以后,才开始修剪我们的庭园,写作我们优美的书籍和小说。要持续不断地练习,不可荒废。你会发现书中多次做这样的强调,拿起笔来无拘无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曾几何时也动笔写过日记之类,但总觉得自己写得很差,也没能坚持下去,现在看来似乎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写得不好,那也是在不断的集聚能量。纵然成为作家是不大可能的事,但会让自己前进一小步。

感受之二一旦开始写作,行动很重要,而且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就像文中所说这是纪律的遵守。写作亦是如此。当你接触初起的意念时,你必须当个伟大的斗士,从这些意念写起。特别是在一开头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情感洋溢且能量充沛,因而难以自持,但切勿停笔。应持续用你的笔记录生命的细节,并洞悉这些写的核心。是的,切勿停笔。但是有时我们就是会有这样的情形:“我不想写。”“你给我写.”等一下再写,我好累。”“现在就写。”我是真正有这种体会的。如果你内心的多个角色想打架的话,就让他们打吧。在此同时,你内在神志清楚的那一部分应该悄悄地挺身而出,拿出笔记本,从比较深沉、比较宁静的地方写起。

烤蛋糕是一件多么美妙、多么令人期待的事。写作的过程就像是在烤蛋糕,这怎能不令人向往。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亦即生活里的种种细节,不过光是把细节列表并不够,你得添加你的热力和心的能量,不能光是把材料放到碗里混合了事,这样无法赋予它们生命。你必须成为一个有着爱憎细节的人,让这些细节成为你身体的延伸。关心周遭的事物,让你的整个身子都去抚触你正在描写的那条河流。因此,如果你称它是黄色的、愚笨的或缓慢的,你全身都会感受到。就这样蛋糕在烤箱里烘烤着。计时写作能增加压力,有助于升高热度,手一直写个不停,也有助于增加热能,日常生活细节混合成的那团面糊因而得以烤成美味的蛋糕。如果你发觉自己在写作时频频看时间,不妨告诉自己,继续写到三张(或四五张)纸的双面都填满为止。或者不管多久,直写到蛋糕出炉为止。我要不断烹制出属于自己的美味的蛋糕。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