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8/21 17:36:07

【正文】:《插班生林可树》读后感

“教育就是要唤醒,就是要点燃,就是要激活。优秀教师的拿手绝活,就是用尊重、信任、欣赏学生的‘钻头’开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希望,于是有了曙光,有了教育,也就有了成功。”

他,就是一位优秀教师

我连续看了两遍《插班生林可树》这本书,深深被杨聪的教育智慧所折服,我很佩服的是杨老师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以及他对孩子那种深深的爱心。我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无限虔诚以及对于生命的真诚敬畏,他具备了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专业素养——精神关怀。他做到了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能够观面察心,能够预设,抓住学生心理,抓住教育契机,循循诱导,因材施教。 杨聪老师就是一位智慧型老师。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也遇到过像林可树这样的学生,但总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这样的学生,读了这篇文章,豁然开朗。仿佛意识到了自己对教育的急躁心态,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一个通过师生的交流,从而在学生心底慢慢沉淀下来有用东西的过程。我们只要用心,慢慢地,学生总会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变化。刚开始可树反复不写作业,而杨老师却是教导、耐心的等待。尤其是可树刚转入本班时对老师讲话的态度,是拒绝接受老师的意见,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学习没有目标。原本一个井然有序的班级因为这个插班生林可树的来临起了轩然大波。面对那个不愿做作业,脾气又倔的孩子,年轻的班主任陈老师感觉到了压力。从一开始,陈老师就和林可树在心里造成了隔阂。而杨老师因为采取了和陈老师不同的方法,因而一步一步地接近了那个插班生的内心世界。

杨老师提到,对于“问题生”的问题,尽量不要直接去碰触他们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例如他学习不好就不要总是刺激他说他的成绩如何如何糟糕,知识怎么怎么贫乏,那样不光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更可能再次强化他对学习的厌倦与反感,加强情绪对立,这对于教育来说,是很大的失败。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只有先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影响学生”,“不管他是不是推诿,是不是说假话,我都照着他生活和言行的本身去理解,去沟通。在这过程中慢慢地对他潜移默化,让他体会到,我这个做老师的不只是期盼着看到他自己说的那个结果,更愿意关注他的言语,他的所思所感,以及他同我的一次次交流,哪怕繁琐,哪怕反复。我期待着他能渐渐明白,我是一个乐意努力去看懂他内心的老师。”只有学生乐于向你敞开心扉,向你说出真心话时,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教导听从你的指引。

看完此书,很值得我们思考,在以后工作中我们面对像林可树一样的“问题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想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耐心、爱心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感情的交流和呼应,将影响教育效果。杨老师为了提醒可树写作文,于是在他的手上写下“作文”二字,这一细节让棵树感到老师的可爱、可信、可亲。正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在于教育心启迪智慧。”因此,从我们绝不要把问提生看成不可救药的坏孩子。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从他们脆弱的心灵而言,他们甚至比其他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只有真心地爱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才可能让我们和他们进行沟通,才有可能让我们顺利地开展工作。

我们知道问题学生在进步过程中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他们缺乏恒心、毅力,进步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一错再错”而大发雷霆,不能因为学生的“屡教不改”而失去理智,我们要能够理智地看到隐藏在“一错再错”背后的点滴进步。关于这点,杨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尽管林可树每次取得的进步是细微的,而其中所经历的反复又是经常性的,但聪明的杨老师却没有被这些经常性的反复所迷惑,还是耐心地对其进行引导。正是因为杨老师身上令人敬佩的耐心,才促成了林可树一个学期以来获得的巨大进步,杨老师才能在期末之际听到林可树的那可爱的问话:“杨老师,您下学期还会教我们吗?”杨老师才能听到林可树那显得非常高兴的声音:“那杨老师,下学期再见喽。”

二、信任和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息,从而产生向上的内驱力。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接近和信赖的大朋友,这样教师的要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被学生接受,才能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发掘他们身上积极的、美好的东西,就能使他们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不公开批评,更无挖苦辱骂等有损于学生自尊心的做法,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尽可能地保护差生珍贵的自尊心,特别是那些自卑甚至自弃的学生的自尊,相信用信任和尊重传递出的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说教,批评都更有效、更持久、更能激放其主动性,,这一点杨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完这本书之后,特别是看到林可树的巨大进步之后,我体会最深的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更加自觉地追求进步。但是走进学生心灵并非易事,它需要你放下教师架子,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而且要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爱。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教育奇迹的发生。

四、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自省,善于总结。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除了教育教学工作,还要花一些时间在学生身上和班级的管理工作上。我们要细致地去观察学生们,留心他们的点滴情绪变化,注意他们的每一个眼神的闪烁,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诉说,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联系自己的工作,把老师和学生放在一起去反思,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自己工作方法的正确与否,不能只看到个别学生的错误,更不能抓住他们一点点失误不放,告诉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老师也会犯错的。如果我们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像杨聪老师那样细心地做事,细心地记录是个好方法,让自己有时间反思,也有时间总结自己的对与错。我想我也应该做一个细心、勤奋的老师。

我在思索: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生我们该怎样做?作为班主任该如何管理班集体?我们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师?如何做一名魅力老师?答案就在这本书中,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品味、实践、运用吧!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