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7/10 17:36:04

【正文】:关于 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推荐: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议论文。经常指导学生写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文章,有利于读写结合。它是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的好形式。

通过多年的教学,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可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一、感不离读,读感结合。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因此对原作的准确理解,把握住要点,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对原文的阅读是否认真细致,是决定读后感的质量关键。写读后感,不仅有感的内容,也要有读的内容。一般来说,在读后感的开头,都需要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介绍一下所读作品的内容,这是因为你所读的作品并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不作任何介绍就发表议论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而如果简要地作介绍,不仅使学生或读者对陌生的作品有所了解,即使对于熟悉这篇作品的读者来说,也能起到激发思索的作用。

下面以一位六年级学生的习作为例:读《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有感

《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是陶斯亮阿姨回忆她的爸爸陶铸的一篇文章,文章讲陶斯亮阿姨在学生时代整天无忧无虑,嘻嘻哈哈的,在她眼里,生活道路是鲜花铺成的,个人的前程是彩线绣成的,一切都不需要自己操心了。因此,他们父女之间曾发生过争吵,当时斯亮阿姨是那么委屈,以至大哭。然而今天,斯亮阿姨才真正懂得:依赖父母生活,靠荫庇安身立命的是毫无出息的。陶铸爷爷之所以爆发那雷霆之怒,是他真正疼爱他的女儿。

看到这里,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睛,我也想想我亲爱的爸爸。

爸爸是一位干部,在一次事故中,为了排除险情抢救他人而牺牲了。

爸爸在世时最疼爱我,但从不溺爱我。有一次他从外地出差回来,为我买了一架飞机模型,我爱不释手,任谁都不得玩。晚上,我邻居的小宏来了,他闹着要小飞机模型玩,我舍不得给他。爸爸却一把抢过来递给小宏。我先是一惊,接着就声嘶力竭地哭了起来,爸把我抱到屋里,训斥道:“哭吧,没见过这样自私的孩子,只顾自己,长大后有什么出息!”看到爸爸十分生气,我害怕了,说:“爸爸,我听话,以后我不自私了。”从那以后,我知道自私是不好的。

现在爸爸已经长眠,但他的话一直鞭策着我。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当我班成立小图书角时,我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美化教室时,我把家里的花瓶取来放在教室窗口上。我每做一件事,都想起对得起爸爸的教诲。

“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这是陶铸爷爷对斯亮阿姨的教训,“人活着不应只顾自己。”这是爸爸留给我最珍贵的遗言。

这篇文章的开头先对《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一文作了简介,使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以看到这里,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睛一语,转入了对亡父的回忆。由于读者已经对陶文的内容有所了解,知道那是一幅忆亡父的文章,故而对文本作者的思绪转折更是容易理解了,如果没有对陶文的简介,那么本文的作者突然回忆了亡父,不是会使人莫名其妙吗?

二、感想必须集中。

读一部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和产生的感想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在有限的篇幅中,把所有的感受都写出来,那样的感想什么都说不透,犹如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不易深入,显得肤浅,与其因面面俱到而面面俱不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华,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着手挥洒,更容易写得充实而深入。

仍以上述习作为例。《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可能引发的感想是很多的,但习作者在读的部分重点介绍陶氏父女之间的一场激烈的争吵,而感的部分重点回顾爸爸生前对自己的一次“训诉”。这样的读后感不但使文章极其自然,而且重点十分突出。在习作的结尾,作者重点引出陶铸同志的话“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又追述了父亲自己的话“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这两句话不仅紧扣上文的“读”与“感”,而且相互地辉映成趣,相得益彰,这样不蔓不枝,集中于斯的感想,会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它充分说明在读后感的写作上,习作者是遵循了“集中”的原理的。

三、联系实际,言之有物。

感想作为议论文,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因此,在读后感写作的指导上,应特别提倡针对热门话题进行有理论、有实例的、生动的剖析,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阐述人们所思考的和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感想才有意义,才能对广大读者的心灵有所触动。

联系实际,可从两个方面引导。

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来衡量自已已往的言行,决定取舍,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更为诚恳。

仍以上述习作为例。作者读了陶斯亮回忆陶铸的文章,密切结合个人的实际。回忆了爸爸生前对自己的一切“训斥”。这次训斥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的话“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在自己的心中也成为鞭策自己的最珍贵的“遗言”。这样的读后感,突出了自己最深的感受,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联系实际还包含联系社会现象,举古代一则寓言为例,《滥竽充数》是尽人皆知的寓言故事,若以《读<滥宇充数>有感》为题写读后感,古人、今人会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就故事论故事,只谈不学无术没有好下场,那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个道理还是通用的,所以写这样的读后感就没有新意。如果我们把故事与现在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不难发现,齐宣王“必三百人齐奏”的弊端,不刚好与我们改革开放前大锅饭体制十分类似吗?而齐民王的“好一一听之”,不与我们现在改革开放后普遍实行岗位责任制有某些类似之处吗?所以,我们如果从过去三代大锅饭的教训和三代岗位责任制的先例等角度,联系实际,畅谈耳闻目睹的新人事,新思想,这样的读后感不就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吗?

四、开拓思路,贵在创新。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很吸引人的章节,叫《失街亭》,千古以来,有很多读者对此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读后感。

如果从马谡角度谈“骄兵必败”的道理,当然可以,但这样的言论实在流于一般化。如果从诸葛亮的角度谈“斩马谡”的教训讨论“知人善任”的必要,就难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一味称赞孔明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恐怕也属老生常谈,但若能有理有据,做一点翻案文章,则无疑令人拍案赞叹,不论作者认为街亭一役,本难取胜,马谡敢于请战,勇气可嘉,兵败后不逃跑,不诿过,甘受斧钺,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勇于认罪受罚的榜样,我们应大力提倡“马谡精神”……读了这样的读后感,谁能不为作者的别具匠心而击节赞叹呢?这样的读后感,开拓了思路,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思维方法方面的训练获得新的升华。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