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7/1 17:36:03

【正文】:《新教育儿童课程》读后感

《新教育儿童课程》读后感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学习了《新教育儿童课程》这本书,从中了解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而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

我和我的学生们最喜欢晨诵——与黎明共舞的感觉。 新教育的晨诵,不等于读经,也不等于读背课文。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通过晨诵,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每天给孩子们带去一首优美的适合他们当下心理成长的诗歌,就为孩子教育生活和智力背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在节日,在孩子生日时,为他们精心选择符合他们心理和性格的诗歌,甚至把诗歌进行改动,让大家一起送给他(她),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感染。新教育儿童课程认为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因此,晨诵也是有阶梯性的,它应该经历从“童谣+儿歌”到“儿童诗+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农历课程”这样的一个过程。

晨诵以诵为主,不能进行过多分析,过多进行技巧指导,破坏诗歌本身与晨诵氛围。教师不能挡在诗歌与孩子之间。晨诵根据诗歌内容合理采用个体读及共读,不是表演,自由单独的呤诵多于集体的齐诵。让每个孩子亮出自己的声音,感受自我的存在。

马老师说,新教育的晨间诵诗,是在为孩子开启每日黎明,而诵读经典诗词,则是为了丰富儿童的当下生命。这应该是新教育晨诵内容选择的目的。

她告诉老师们一定要记住:晨诵不是道德的教唆与灌输,而是灵魂与精神的一次舒展、一次舞蹈。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这个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

每天中午的午读时间,也是我和学生们所期待的时刻。作为“午读”,主要是新教育的“毛虫与蝴蝶一一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儿童阶梯阅读研究,就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合的童书;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时刻,一定有着这一时刻最适宜的一本童书。这些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童书,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儿童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像、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反思……它们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

而新教育的暮省,作为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主要是用读写绘的形式体现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童真,总是令人感动。我将和我的孩子们一起,从粉红毛虫慢慢蜕变为天蓝毛虫,沐浴着新教育的春风,共同成长。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