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4/21 17:35:57

【正文】:就正版《三国演义》读后感

那天,我阅览了《三国演义》。刚翻到目录我就被故事中曲折传奇的故事而吸引了。读完三国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许多回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吴国,这个传奇的战神世家。吴国第一个君主是孙坚,子文台,(155·191)十七岁领兵打仗,在当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战神。死后为孙策留下许多武将和谋士。为孙策的基业添不少光彩。吴国第二个君主是孙策,字伯符,又名小霸王,(175·200)同样十七岁领兵征伐四方,与周瑜关系甚好,在他和周瑜的拼杀下,终于打下整个江东。在一次野外打猎时被暗杀。临终前将吴国兵符交给孙权。吴国第三个君主是孙权,子仲谋,(182·252)十八岁领江东兵符,尊号东吴大帝。吴国,是一个硬拼硬杀出来的国家。所谓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得人和。这三股势力相互竞争,才汇集出东汉末年三国争霸这个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战争神话。吴国,令蜀魏两家闻风丧胆。仅仅两场战役就将两个兵盛力足的国家打的所剩无几。三江口周郎纵火,陆逊营烧八百里,这些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使后人广为流传。

我最喜欢的国家是吴国,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权的好兄弟:周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吴国名将,因为他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在世时曾创造过许多独树一帜的历史故事,尤其是七星潭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这一战周公瑾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从此立下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中国的亚历山大:“孙策”的心中,周瑜也有着相当高的地盘。在孙策死前曾对孙权说:“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这充分表明孙策对周瑜很信任,可以把吴国的外事交给周瑜。周瑜:超级战争策划天才。在得知曹操大军来犯荆州时,周瑜迅速派大量情报员渗透荆州各地,迅速收集曹操军队的部署路线,以及曹操军队的进攻路线。后来孙权向周瑜张昭提问时周瑜不仅吧张昭的求和意见以现实状况加上张昭词语间的漏洞进行反驳,而且胸有成竹的公布他收集到的信息,并且向孙权提出了曹操军大多是投向的袁军,曹操军心所向还有待考证,曹操军队不能作妥善的分配,士兵战斗力下滑,主力分散,曹操军队跋涉高山深川,水土不服,军队生病状况严重,粮草供应出问题,曹操为求速战已摆好阵型。曹军一直进行野战,对水战不了解,这样对大规模战争是相当不利的。之后周瑜还对孙权说了许多曹军的不利与吴军的优势,把孙权和张昭说的心服口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赤壁大战。

周瑜一生惊涛骇浪,创造了许多不朽的神话。可是,却在一次战役中被箭射中右臂。于公元前210年在中原去世。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