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 | 成语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之读后感栏目欢迎您!
读后感大全 成语造句 字形查询 异体字 甲骨文 对联 历史地图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2015/2/27 17:35:53

【正文】:《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优秀是一种习惯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前阵子读了王金战老师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走进书店,拿起这本书的原因,是其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十分相似。初中时一直沉迷于保尔的精神,如今读完此书又不得不被王老师深深折服。

王金战老师的确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所带的2003级学生全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37位同学走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10位同学进入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人大附中的学生考进清华北大的的确不少,但在一个班级中出现37人也算是奇迹,更重要的是外国的好大学不仅是靠成绩录取,还有很多的标准,比如自身的素质,个性发展,社会能力等等,这足以说明王老师所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素养,还有他们的综合素质。这本书主要从王老师自身所担任的数学科的教学,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及学生感言和家长感言,还有他对女儿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介绍,从中不难感受他的新思维及超前的教育理念,也正因为这样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读过此书,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虽然这只是他所引用的学生的一篇发言稿,但其余音袅袅。他的学生之所以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是因为他们真正的把优秀作为了一种习惯。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习惯,而作为今天的教师,首要的事就是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改掉恶习,毕竟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反观我现在所教的学生,他们确实与人大附中的孩子相去甚远,本来看完这本书我应该感到不平,但是没有,我反而更加的释然,只因我明确了“优秀是一种习惯”,习惯难改,习惯也很难形成,所以我身上的担子很重,我要让我的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好习惯带来的收获。

记得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的确如此,我们的学生也许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也一样有他们的社会价值;我们的学生也许在学习上并不十分优秀,但至少他们在道德上要最过关。诚如优秀是一种习惯,做一个出色的人就是一种优秀的习惯。

作家古龙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习惯往往是别人都知道,而自己却唯一不知道的”,用在学生身上也即如此,许多学生的本质并不坏,但究其根本是他们根本不完全了解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即使明知存在,也并不知道这样的习惯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们不当回事。“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想让学生大彻大悟,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让他们明确“习惯”的重要性,真正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其明确,自己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读了这本书,感慨颇多,仅以“优秀是一种习惯”为开端,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学生以终身的提醒,做优秀的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沁人心脾。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段视频,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读后感写作要点:

1、要弄懂原作:"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2、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3、要抓住重点: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4、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最近更新的读后感内容:
推广链接:
读后感地图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