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干的解释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口血未干的例句
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
口血未干的拼音
Kǒu Xiě Wèi Gān
口血未干的繁体
口血未幹
口血未干的简拼
KXWG
口血未干的注音
ㄎㄡˇ ㄒㄩㄝˋ ㄨㄟˋ ㄍㄢ
口血未干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口血未干的字数
四字成语
口血未干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口血未干的用法
口血未干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口血未干的结构
主谓式成语
口血未干的年代
古代成语
口血未干英语翻译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 (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口血未干俄语翻译
не высохнуть
口血未干的近义词
尸骨未寒
口血未干的反义词
口血未干的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口血未干的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打仗,晋国联合鲁国进攻郑国,郑国见他们来势凶猛,只好派代表公子马非到戏地与晋国大将荀偃歃血为盟,签订合约。不久,楚国派兵来进攻郑国,晋国坐视不救,公子马非认为晋国口血未干而不救就与楚结盟
口血未干的成语接龙
干将莫邪、邪不敌正、正经八百、百般奉承、承先启后、后进之秀、秀水明山、山栖谷饮、饮犊上流、流水高山、山栖谷隐、隐迹埋名、名公钜人、人事不知、知己知彼、彼弃我取、取乱侮亡、亡命之徒、徒讬空言、言论风生、生吞活剥、剥床及肤、肤末支离、离乡别井、井渫不食、食玉炊桂、桂酒椒浆、浆酒藿肉、肉眼愚眉、眉花眼笑、笑而不答、答非所问、问鼎轻重、重山复水、水尽山穷、穷日之力、力学不倦、倦鸟知还、还淳返朴、朴斫之材、材茂行洁、洁清自矢、矢在弦上、上南落北、北宫婴儿、儿女之情、情深意重、重望高名、名利双收、收因结果。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口血未干.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