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历史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6-03-01 05:30:00

试题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
——(引自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遗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材料四 在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具体方案和具体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行新政,以三年为限,办不出成绩者,予以撤职,是下策。
材料五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不能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提出了什么基本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五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理由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0114 期中题   试题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偏难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日本倡导“文明开化”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主要目的:全面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机。效果:推动明治维新,迅速成为亚洲强国。
(2)现象:沿江沿海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多,内陆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少。成因:鸦片战争后,这些地区最早接触西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较高。
(3)基本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理由:仿效俄国和日本改革的成功经验。
(4)政治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理由:中国风气未开。说明:这是一次脱离人民群众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日本倡导“文明开化””。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大全 2016-03-01更新的历史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