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历史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6-02-19 05:30:00

试题原文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
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图一搞杀人比赛

图二砍杀中国军俘虏

图三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下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 同步题   试题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偏难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
(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不可以此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
(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
(4)材料三中。
(5)尊重历史,以史为鉴;要世代友好相处等。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大全 2016-02-19更新的历史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