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历史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材料一明朝后期..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6-01-31 05:30:00

试题原文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国,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图1

图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图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天津高考真题   试题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孔子和早期儒学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授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方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
(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
(5)德意志分裂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材料一明朝后期..”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孔子和早期儒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孔子和早期儒学”。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大全 2016-01-31更新的历史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