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转换器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历史试题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

发布人:繁体字网(www.fantiz5.com) 发布时间:2015-12-24 05:30:00

试题原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但后来,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材料二: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干部精简运动,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等。又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2003年以前的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时代发展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1956年、1960——1964年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与前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建国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来源:专项题   试题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偏难   适用学段:高中   考察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原因:1954——1956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工业化建设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1960——1964年:严重的经济困难,调整、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相同之处:改革不成功;开始机构得到精简,最终出现机构膨胀。
(2)不同:前者只是单纯精简机构和干部;后者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型、服务型政府。根本原因:前者的机构改革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后者的机构改革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3)启示:政府机构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政府机构改革直接涉及权力与利益的调整,阻力大,必须要敢于面对压力与困难,坚持改革;机构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机构改革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高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高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大全 2015-12-24更新的历史试题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4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