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近代魏源编撰《海国图志》一书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10-08 08:50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海国图志》,一百卷。近代魏源编撰。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爲五十卷本,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增订爲六十卷,最后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重补成一百卷。其后翻刻版本有十馀种,今通行的有一百卷本和六十卷本,较常见的爲光绪二年(一八七六)魏源族孙魏光焘重刻的甘肃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魏源(一七九四——一八五七),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历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后补高邮知州,一生大半时间充任幕僚和从事编著。曾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聘请,代爲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他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与龚自珍爲挚友,属今文经学派,主张「经世致用」,提倡改革内政,对治河、盐政、漕运、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改革建议。他抨击脱离实际、专重考证和空谈性理的学术风气,指出「国家欲兴数百年之利弊,在综核名实始。欲综核名实,在士大夫捨楷书帖括而讨章程、讨国故始」。揭露科举制度是「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强调培养济世人才的重要性,所谓「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主张「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他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主张了解外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家。著作还有《圣武记》、《元史新编》、《古微堂集》、《魏源集》等。生平事迹见黄丽镛《魏源年谱》、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陈景磐《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传》等。

  《海国图志》是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最早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和宗教的巨著。《海国图志叙》言,此书「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四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其百卷本参考和徵引的文献数量多,范围广,涉及中外古今各类书刊,除以《四洲志》爲基础外,并引用了历代史志十多种,各家著述七十多种。此外,还有各种奏摺和一些亲自瞭解来的材料。该书虽以辑录爲主,但也阐发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卷一、卷二的《筹海篇》及各部份的叙文、按语等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经济、海防的见解,抒发了强烈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此书并非仅把材料作简单堆砌,而是下了很大的「鈎稽贯串」的功夫,无论在材料选取,还是全书结构佈局上,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所在,都是爲实现「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目的服务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全书的主旨,即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必须先了解对方,「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作者感叹外人对中国情形虚实注重瞭解掌握,而中国反无一人了彼情僞,无一事师彼长技,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认爲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鉴于英国是当时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作者尤「志于英夷特详」,认识到英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逐雄岛夷」。中国应该「塞其害,师其长,彼且爲我富强。捨其长,甘其害,我乌制彼胜败」。并以俄彼得大帝先赴西洋学其长技,后致国家强大称雄的事例激励国人,「国以人兴,功无倖成,惟厉精淬志者,能足国而足兵」。并豪迈地宣告,中国地广人杰,文明悠久,一旦「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

  该书涉及西方教育的有下列数卷,如卷三十七《大西洋各国总沿革》中,介绍了欧洲的学校教育制度、所设学科、考试方法等,「欧罗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小学选学行之士爲师,中学大学又选学行最优之士爲师,生徒多者至数万人」。小学曰文科,分四种:古贤名训、各国史书、各种诗文、文章议论。学者从七、八岁到十七、十八岁,学成后,由本学之师儒试之,优者进入中学。中学曰理科,有三家:初年爲辨是非之法;二年爲察性理之道;三年察性理。学成后,又试之,优者进大学。大学分四科:医科、治科、教科、道科,听人自择,学习数年后,又严考之。考试方法爲:师儒群集于上,生徒北面于下,一师问难毕又轮一师,果能对答如流,然后取中。任事后,还要考察其政绩,并厚以养廉,杜絶贿赂。除四科大学外,还有度数之学。西国所读书籍皆爲圣贤撰著,从古相传,而一以天主经典爲宗,即使后贤所作,也必合于大道,有益人心,才允流传,并专设检书官对书籍的出版发行进行检控。都会大地皆有图书馆,供人读书、学习。在卷五十一《英吉利国广述》中,描述了中英语言的不同,以爲英语简单,使读书容易,数日间即可学之,故此学者无不通习文艺,如国史、天文、地理、算法,不晓者则不齿于人。英国国立太学、郡中学、乡小学、延师教读,分科以习。国学生馆计三万八千间,入学者百二十七万馀人,用费或自出,或捐自他人,或出自国家。小儿自二岁以上,又立赤子学,女人办之。其大学藏书丰富,盛膳以供养学生,必艺术贯通乃推用焉。学医者,除去病院实习,还有专门的人体解剖标本实验室供研究之用。还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及各种著述。卷五十九《弥利坚总记》,除介绍一般的学制,还特别指出,其国对习学六艺超衆者予以奖赏,对能自创新制、开前人所未及,爲今人所乐效者,亦奖赏之。并且「男女皆可以爲师」。这些描述儘管零碎、肤浅,但毕竟爲国人打开了一扇瞭解西方教育的窗口。

  《海国图志》不仅介绍了西方的器械技艺,还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及男女平等的社会习俗表现了关注和羡慕。如谓英国「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公议乃行」,「又刊印逐日新闻纸以论国政,如各官宪政事有失,许百姓议之」。社会上尊卑相见,皆立不跪。嫁娶择配皆女自主之,并实行一夫一妻,富贵贫贱皆一妻无妾。美国,「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衆可可之,衆否否之,衆好好之,衆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狥同。」这些认识表明作爲思想家的魏源确实站在当时睁眼看世界的前列。

  《海国图志》把中国人从对世界的愚昧无知导向一个开放的新天地,其知夷、师夷、进而制夷的思想,在国内外均産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运动利用了它,冯桂芬等爱国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继承了它,康有爲阅读后,把它作爲讲西学的基础,进而对戊戌维新産生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英人威妥玛(Thomas F·Wade)曾将其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向西方介绍,德国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F·A·Gutzlaff)将该书摘译后,供西方研究中国者参考,东邻日本更是辗转翻刻,传播深广,它帮助日本的开国者瞭解世界,认识国情,与明治维新运动有着密切的关係。

  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该书在资料辑录和一些观点的阐述上,均有着不够完善和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在汇编原有资料时,未对其错处加以订正和説明,作者提出的「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等看法,也不无可议之处。但在一百多年前,能産生如此浩博的巨著,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勿庸置疑的。

  自作者同时代人陈澧起,其后李慈铭、王韬、梁啓超等都对《海国图志》作过介绍和评述,建国后也有一些研究。主要研究著作可见陈澧《东塾集》,冯桂芬《显志堂稿》,杨慎之、黄丽镛《魏源思想研究》,毛礼鋭、沉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等书的有关部份。 

近代魏源编撰《海国图志》一书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