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樵夫坐在河边哭,路过的神仙看见了,问他:“你为什么哭?”樵夫说:“我的斧头掉进河里,我没法砍柴了。”神仙说:“我可以帮你把斧头找回来。”说完,神仙就跳入河里不见了。
一会儿,神仙从河水里探出头来,手里拿着一把金光闪闪的斧头,问樵夫:“你掉的是这把斧头吗?”樵夫一看,那是一把金子做的斧头,他马上说:“不是,这不是我的,我的斧头是铁做的。”
又过了一会儿,神仙又从河水里冒出来,拿着一把银光闪闪的斧头问他:“你掉的是这把斧头吗?”,樵夫摇头说:“不是,我的斧头是铁做的,不是银做的。”
最后,神仙拿着一把又旧又老的斧头跳出水面,问樵夫:“这是你掉的斧头吗?”樵夫很高兴地说:“是的!是的!谢谢你!”
神仙说:“你很诚实,这另外两把斧头也送给你吧!”说完就不见了。于是,樵夫拿着三把斧头回家去。
樵夫的邻居听到这件事,以为只要丢一把斧头到河里去,就可以带回三把斧头,于是也把斧头丢进河去,然后坐在河边大哭。
神仙又出现了,邻居告诉神仙自己掉了三把斧头在河里。
“这是你的吗?”神仙拿出一把金斧头。
“是!是!”邻居高兴地说。
“这也是你的吗?”神仙再拿出一把银斧头。
“对!对!”邻居又连忙答应。
“这个呢?”神仙拿着一把旧斧头。
“这个……也是我的。”邻居说。
神仙说:“你真的掉了三把斧头在河里吗?你太贪心了吧!”然后,“咻”地一声,神仙和那三把斧头都不见了。
这故事说明,诚实人会得到人们帮助,狡诈的人必遭到人们唾弃。
民间故事传说来源于劳动人民,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其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其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多采用象征形式, 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故事对人、事物、景物的个性化描写较为缺乏,叙事手法较为粗疏,但这点从另一角度看就是质朴简约,与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而且叙述粗疏的不足为情节的强烈趣味性所弥补,使故事成为现代民间叙事文体中影响最广泛的一种。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