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上下册。孙本文著。一九四六年上海商务印书局初版,一九八六年臺湾商务印书馆第八版。

  孙本文(一八九一——一九七九),字时哲,江苏吴县人。一九一八年毕业於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九二一年赴美留学,一九二二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一九二五年获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復旦公学任教社会学。一九二八年起,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等课程,兼任社会学系主任和中国社会学社理事长。曾任上海暨南大学社会学教授,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社会学上之文化论》(一九二七),《社会变迁》(一九二九),《社会的文化基础》(一九二九),《社会学领域》(一九二九),《社会学大纲》(一九三一),《现代社会学派》(一九三三),《社会学原理》(一九三五),《现代中国社会问题》(一九四二),《近代社会学发展史》(一九四七),《现代社会科学趋势》(一九四八)等。

  《社会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係作者一九二六年后在大学讲学时,搜集国内外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资料,歷时近二十年始成,一九四六年出版。

  「自序」写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或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基本原则有五:(一)个人为满足需要调适环境始表现种种活动;(二)个人的需要愿望与一般行为趋向,都是在特殊社会中养成,而且在特殊社会中表现;(三)个人在社会中行为的表现,是受个人需要愿望的推动与人格物质的限制,并为当时社会情境所制约;(四)社会情境是从心理与文化两方面影响於人的行为,无论个人人格的形成与行为特质临时的表现,都不外受社会情境中心理或文化的影响;(五)个人行为,尤其是伟人的行为,大可影响於当时的社会情境,并领导社会较永久的变迁与进步。全书六编三十章,书后附录五种。

  第一编绪论,分五章,概述社会心理学的目的、对象、范围、问题及源流和派别。关於社会心理的思想起源甚古,但专门研究的歷史甚短,至作者成书时不过三十餘年。社会心理学介於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部门,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有别於社会学和心理学。社会学以整个社会为其研究单位,研究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心理学研究个人在各种环境中的行为;而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以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着眼於社会中的个人,以社会和个人间相互关係与影响为研究的范围。因而也可称之为「个人社会学”或「心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科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可分为两大派,即系统社会心理学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但已有渐趋一致之势」。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有待於社会学家和心理学的共同努力。研究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上「要瞭解社会心理的真相」,在实用方面则「要瞭解如何指导和控制社会心理的途径」。

  第二编行为的基础与型式,共五章,「从社会的立场」概述行为主义关於个人行为的观点,「社会心理学上的基础知识」在於此。行为以「反射弧」及其生理机制,为生理基础,行为可分为反射行为、习惯行为和理智的行为三级。行为的发生有其环境基础,其中有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行为的社会基础指的是人的行为得以发生的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假如我们没有这类环境的基础,人类行为根本是不可能的,不然也只限於动物性的行为而已」。行为可分为非学习的行为型式和学习的行为型式。学习的行为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型式。学习型式按其性质可分为肢体的学习行为、语言的学习行为和情绪的学习行为。三类学习性质是不同的,但学习的原理是一致的。「从社会心理不看来,学习的重要原理有三:就是制约反应原理、反应整合原理、及尝试成功原理」。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意识就是伴着行为的个人觉知,是行为的一方面,一特徵。我们相信,任何行为似乎都有意识的相伴,不过伴着行为的意识的成份,有多少的不同」。意识是集中的行为是「注意」,意识最分散的行为为「无意识」。意识涉及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几个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特别关注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个人对於社会关係与社会行为的觉知。」这种觉知亦必随伴行为而发生。

  第三、四编,叙述社会对於个人行为的影响,共十三章。首先是心理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的社会环境包括人们一切临时表现的主观的流动的行为,无论是个人的或集体的,内在的或外表的。这种由人所表现的行为或行为的趋向,都有影响於在这环境中生活的人的可能」。第一方面是个人方面的,如态度、意见、成见等。「态度是一种未发表的内在的行为」,可以使人对某种对象产生向心或离心的行为倾向。向心的趋势表现为愿望。愿望可以成为一种推动的力量。意见是「用言语发表出来的态度」,但并不能完全表明态度,只是用言语发表的对事件的判断,它对人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人因某种先入之见的束缚,只注意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比较固定的倾向」,就是「成见」了。社会成见,如种族、民族、宗教、阶级和习俗方面的成见,对个人行为有很强的制约性。第二方面是集体行为方面的,如舆论、谣言、群众行为等。舆论是「社会上众人对於一种有争论的重要事故所表示的有力量的共同意见」。「谣言是社会上流传失真或传闻未实之言,亦称无根之言」。群众在社会心理学里是指「人类各种集团中的一种」,是有共同的对象,共同的兴趣,在同时暂时集合起来的一群人。群众行为对其中人员的行为有制约作用。第三方面是其他的社会刺激,如团体活动及竞争等。这三方面都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是文化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化的社会环境包括一切人所造或利用的事物,无论其为有形具体的实物如工具武器之类,或无形抽象的行为规则如制度风俗之类,都是外界的客观存在而为社会所公认者。」个人身处其中,无时无地不受文化的影响。在文化的社会环境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风俗与时尚、道德与法律、宗教等。

  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个人行为统一的定型。「所以人格发展与研究,为社会心理学中一重要部份」。「人格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发展,人格特质又在活动中表现」。

  该书叙述社会环境制约个人行为的重要法则有三:暗示、宣传和教育。「凡任何人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引起他人无批评很迅速的行为,这种过程称为暗示」。暗示可以引起或养成新的态度,可以引起人的旧态度,可以加强人的旧态度,也可以改造人的旧态度。「宣传就是有意的把某种意见态度情绪以及风俗信仰传佈於社会的一种努力,其传佈的目的,不一定为外人所明了。」宣传可以应用於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部门,要按照宣传的原理的规划,运用宣传的技术和社会心理提高宣传的效果。国家要统制宣传工具,防范不纯正与不正当的宣传。「社会环境制约个人行为最彻底最普遍而又最理智的法则,莫过於教育」。教育可扶植个人自立,传递思想文化,造就社会成员与敦促社会进步。

  第五编,个人行为对於社会的影响,共五章。伟人与领导人物的个人行为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转移社会风气、革新社会制度、增进人类知识、改进人生态度、改良生活技术和安定社会秩序。但一般的人对社会亦有影响作用,可以起到供应需要、传佈文化、累积遗产和维持秩序的作用。

  个人对於社会环境调适有三个目的:维持人格的完整、满足人生的需要和平衡人我的关係。调适的方法很多,诸如顺应、同化、合作、克制、统御、转变、引导、奋斗、自慰、弥补、谦退等。

  第六编,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共二章。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各种原理定律)运用於社会的各个方面以指导和控制社会心理。应用的目的是:指导或控制社会中个人心理或行为特质的养成;指导或控制社会中人与人间交互刺激与反应的过程;指导或控制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指导或控制个人环境的影响。指导或控制社会心理的标准是「国族化」和「现代化」。国族化是要「发展中国固有的而应该保存的传统思想」,如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崇德化等。现代化是世界的潮流,如重科学、尊民主、崇法治、主团结等。国族化与现代化是没有冲突的。按此标准指导或控制社会心理才能存合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可运用於家庭方面、教育方面、商业方面、工业方面、政治方面和日常生活方面。在学校教育方面,要使学校环境(精神或物质方面)能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及社会标准;要使学生间的各种行为得到适当的发表;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荣誉心,以扶植高尚纯洁的品格;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对付和利用学生;学生的变态行为要随时加以矫正;要使学生的愿望得到平均适当的发表。

  「本书引证资料,以取材本国歷史故事为主,兼及西书与报章时事,并尽量採择重要实验例证,总以增进读书兴趣而不背科学原理与社会性为准」。本书附录五种。社会心理学文献年表,列一七三八年休謨《人性论》出版后至一九四五年欧美发表的文献二四三种。社会心理学重要作家小传,举欧美有贡献的五十八人。本书所引中文书籍检目,举九十五种。另有学名索引与西文人名索引。

  本书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最具系统性的著作。燕国材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资料选编》(第四卷)认为:孙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一)非常重视文化和心理两因素与社会现象的关係,他最早将美国的文化学派理论介绍到中国,是我国社会学界提倡重视文化的先驱;(二)他的名著《社会心理学》(上、下册)是融古今中外社会心理学理论於一炉的大学教科书,他是社会学界的「心理社会学」理论的倡导者。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