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文化 >

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

时间:2014-07-12 22:44 分类:社会文化 阅读次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民族之一。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二百五十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有四五千年之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站在世界文化的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波澜壮阔,几千年绵延不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在世界上如星汉璀璨的古老文化中,如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有的早已绝灭,有的受到破坏或摧残,有的因种种原因出现大断层而失去光泽。中华文化虽然也几经跌宕,却始终相继不绝,从未中断,并且代有高峰,蔚为奇观,令人赞叹不已。

    19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腐败专制统治,中国是落后了,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沦于民族危亡的境地。但是,经过先进分子前赴后继的努力追求,广大人民百折不挠的英勇奋斗,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并于20世纪40年代末建立了新的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亚洲大陆的东方,引起全世界的极大注目。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引起世界许多学者和进步人士的极大兴趣。

    文化的含义或定义,国内外学者人言人殊,从无定论。在国内,最早的有所谓“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束晰《补亡诗·由仪》)。“敷文化以柔远,泽普氾而无私。”(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什么是文化》)。梁漱溟说文化“是生活的样法”(《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胡适把文化与文明分开,认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陈独秀认为文化“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杨东莼认为“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叫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精神的生活方式。即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做精神文化。”(《中国文化史大纲》)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一百六十四种之多,并列举有代表性的四十六种。国内有一本小册子,从外国百科辞书中选译了二十二种解释“文化”与“文明”的条目,均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就是研究文化或文化史只能从实际出发,而不应从定义或概念出发,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而不必强求一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内容极其广泛,也很复杂。约略言之,即包括思想、学术、哲学、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地理、农学医药、科学技术、新闻出版、图书博物、文化典籍、文物宝藏,以及衣食住行、价值观念、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等等。在整个文化领域中,思想理论占主导地位,它影响并反映在文化形态的各个方面。但思想形态也很复杂,诸如儒学、墨学、道家学、法家学、阴阳学、玄学、佛学等,其中儒学又占主导或统治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积累和发展,而各个时代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貌。如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者纷纷登场,著书立说,阐述己见,议论滔滔,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以后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等成就斐然,对哲学、伦理、学术等均有发展贡献。在文学方面,最早的有诗经、楚辞、先秦散文,至汉赋乐府、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各放异彩,屡起高峰。在艺苑中,从最早的彩陶艺术、青铜艺术至秦汉的兵马俑、石雕帛画,魏晋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和书法,隋唐的乐山大佛和昭陵六骏、壁画山水画,五代北宋以来的山水花鸟人物画等等,争奇斗艳,令人叹绝。北京的紫禁城、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日月坛等,构成建筑艺术的精华。几千年前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更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舞伴随劳动而生,并逐步升华提高,形成悦耳动听与多彩多姿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又与说唱艺术及武功锻炼相结合,形成具有唱念做打的综合性戏剧艺术。中国的天文历算向称发达,而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更远远走在世界的前面,对世界文化作出特殊贡献。中国的史书几千年相继不断,文化典籍汗牛充栋,文物宝藏遍布各地,文化遗产极为宏丰。

    中华文化重人伦而轻鬼神。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则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因此在中国尽管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宗教团体和思想,在民间也流行鬼神迷信,但从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宗教,更没有出现过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统治和战争。中国的人伦思想特别发达,哲学和学术的探讨以及社会教化都与人伦思想的阐发及人际关系的观察处理有直接关系。中国早就有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无神论思想,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有较高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思想,从孔子开始就极为重视。他特别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反对主观武断、固执己见,要人们“多闻”、“多见”、“多问”,“择善而从”(《论语》)。子思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把学、问、思、辨、行结合起来,表明从学到行的发展过程。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

    在中华文化中,有许多优良传统和积极思想因素。诸如古籍中所阐发的变易变革思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好学不倦”、“天地之大德曰生”的人生哲学。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提倡的为政要“以身作则”的原则,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情操。范仲淹则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德。顾炎武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还有“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及“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斗争的精神和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愚公移山精神,近代以来又有了新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等。所有这些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都起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生生不已的中华文化的生机。我们应当仔细辨别、继承和发扬。

    无庸置疑,在中华文化中也有许多守旧落后的东西,有封建性的糟粕。诸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封建宗法传统,“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唯心论哲学,“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重人治轻法治及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等;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愚民政策等等,都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应该加以清理、批判和否定。我们的原则只能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个少数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而又保有自己的个性或特性,在祖国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使中华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彩、斑斓多姿的风貌。中华民族还勇于吸取外来文化,以为养料,经过研究、取舍和融化,使中华文化愈益丰富发展。如汉唐时代对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乃至大秦文化的吸取,明代和清初对西方天文历法等的吸取,都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祖国的落后状况,更是千辛万苦地向西方也向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学到了民主和科学,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发展开辟了道路。今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进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凡是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吸取,这样,必然会使我们的文化蓬勃发展,并对世界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