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形查询 | 花鸟字 | 三字经 |甲骨文 | 对对联 | 在线翻译 | 人生感悟 繁体字网-实用的文化、查询网站!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文化 >

近代王国维著《静庵文集》的历史文化

时间:2015-11-03 13:39 分类:历史文化 阅读次数:

  《静庵文集》,又称《静安文集》。二卷。近代王国维著。一九〇五年初版于上海。一九四〇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收录《静庵文集》,并增辑赵万里编《静庵文集续编》一卷。一九七六年台湾大通书局出版《王国维先生全集》、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书店《王国维先生遗书》等,均收录此书。

  王国维(一八七七——一九二七),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出生于亦官亦商亦学的中産之家。一八九八年在上海任《时务报》书记和校对,业馀时间在东文学社跟日本教习藤田丰八、田冈佐代治学习日文、英文、数、理等学科。一九〇一年在湖北武昌农务学堂任译述讲义及农书之事。后应罗振玉之邀主编《教育世界》。同年秋留学日本,次年归国。一九〇三年任通州师范学堂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师。一九〇四年,协同罗振玉创办苏州师范学堂并任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师。一九〇六年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局编译。辛亥革命后,任逊帝溥仪五品南书房行走。一九二五年入清华研究院任教授,一九二七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王国维是近代著名的学者,他早年致力于哲学、教育学、文学的研究,辛亥革命后着意于古文学、古器物、古史地的考证研究。译有海甫定《心理学概论》、立花铣三郎《教育学》,著述甚丰,大都收录在《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生平史料见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王德毅《王国维年谱》等。

  《静庵文集》是王国维诗文集,收录文章十二篇,书前有自序,书后附有诗稿;续编收录文章二三篇。《静庵文集》中的教育思想,可归纳爲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哲学。首先,主张「哲学是教育学之母」,教育学是哲学的延伸和发展,教育上的理想就是哲学上的理想,哲学上若无确实的基础,教育学就无从构建。其次,主张教育理论以叔本华哲学爲基础。王国维认爲在西方哲学史上评述康德哲学,并正其误谬,组织完全的哲学系统,只有叔本华一人而已。叔本华的哲学突破康德知识论而建构自己的形而上学,又以美学、伦理学组织了完整的哲学体系。认爲「试由叔氏之哲学説,以推绎其教育上之意见,其条目之详细,或不如海、裴诸氏,至其立脚地之坚固确实,用语之精审明晰,自有哲学以来,殆未有及叔氏者也。」(《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説》)再次,王国维认爲,教育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使个人在智力、情感、意志三方面都得到发展。书中提出对于智育、德育、美育的具体意见。关于智育,认爲「知力是意志之奴隶」,理性只是意志客体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産物,是个体爲维持生存而産生的一种辅助工具,理性不能知晓世界真正的本质,理性的作用只是把直观的知识上升爲概念的知识,从直观中形成抽象概念及构造概念体系。提出「概念是直观的变形」,概念不能如直观清晰,只有直观能提供新的材料,并从中构造新知识,真正的知识唯存于直观。因此在教育上应重经验胜于重书籍,重观察胜于重诵读。知识有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两者相互作用,但其用处是不同的,理论知识满足个人思想的需要,实际知识可以维持生活,发展生産。关于德育,认爲个人意志遵循「个物化原理」,它以不顾一切满足自身欲望爲目的,道德就是个人超越生命意志所遵循的「个物化原理」所作的抉择。善恶之别,全视拒絶生活之欲的程度以爲断。超脱功利的束缚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认爲道德重于知识,道德可以保持社会之安宁,规范个人生命意志冲动,指导个人现实行爲,德育是教育的中心所在。提出直观体验、审美陶冶、意志训练、动机引导等德育方法。关于美育,提出美是使人超越功利的束缚,摆脱伦理规范的压抑,它是超现实的理想境界。确立「古雅」这一概念,论证美育的可行性。王国维称优美、宏壮爲「第一形式」美,古雅爲「第二形式」美,古雅和优美、宏壮都有可爱玩而不可用的特性,但是古雅之能力可以由修养得之,是美育普及之津樑,是天才到衆庶之间的桥梁。认爲美育是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在感情上给人以慰藉,使人有高尚的精神生活,美育可以改变唯利是图,唯官是欲的低级庸俗风气,抵制嗜鸦片的不良习俗。对于中小学美育,他提出要保证唱歌科独立的地位。从材料上看,不能用修身科的材料爲唱歌科的材料,美育的材料应有直观具体的性质。从目的上看,以美调和情感、训练感官应是第一目的,陶冶意志应爲第二目的,「故选择歌词之标准,宁从前者而不从后者,若徒以乾燥拙劣之调陈述道德上之教训,恐第二目的未达,而已失其第一之目的矣。」(《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

  二、教育内容。主张中国应向西方学习其「绵密之科学,深邃之哲学,伟大之文学」。认爲各门学科文化价值不同。人类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的学科作用不同,理论知识不同实际知识,哲学与美学不同于其它学科。人类情感的最高满足须求诸美术、文学,知识的最高满足须求诸哲学,在个人精神生活中,文学、美术和哲学具有最高的价值。认爲中西文化的特性不同。中国文化特征是实际而通俗的。其表现在具体的文化形态中「我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有文化而无文法,足见抽象与分类两者,皆我国人之所不长也,而我国学术还未到自觉的地位也。」(《论新学语之输入》)还表现爲中国的哲学家无不欲兼爲政治家,文学家也如此,往往以忠君爱国、惩劝善恶爲宗旨,中国最完美文化类型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国文化中名学、知识论、形而上学、美学都未发展成熟。王国维视西学爲中学发展的动力,认爲中西学术盛则俱盛,衰则俱衰,互相推助。而中国之所患,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在于无学之患。中国文化界不仅没能主动融合西学,而且还未能大量吸收西学。因此在一九〇六年发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一文,批评张之洞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主张以西方的哲学、社会学代替经学,经学科大学併入文学科大学中。他列的文学科大学各科科目表,重视哲学学科和理论学科,重视各门学科在中西各国的历史沿革,重视工具学科如名学及外国文以及教育学的学习。

  三、教育制度。主张实施「贵族主义」兴学政策。王国维认爲当时没有开展人口的普查和统计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师资来源,学塾比小学校更受欢迎。当时不是义务教育的实施阶段而是义务教育的预备时期。应首先发展高等教育,一方面培养师资,并解决留学太滥的问题,另一方面他认爲知识精英对社会有着领导作用,天下大事多出乎于英雄天才,发展资産阶级新学术的任务,必须由高等学府完成。他主张,大学要办成研究学术的场所,大学应成爲培养学术人才的地方,学术应自由和独立。王国维提出要改变以科举功名奖励毕业生制度。他认爲当今世界是分业的世界,一切学问,一切职事,都需要有专业技能。报酬和奖励是与他们的职业劳动相连的,师范生通过担任教员而获报酬,官吏通过行政管理获得报酬,做官只是一种职业,不应用来做各行各业的报酬和奖赏。「用官奖励学问是旷废学问,用官奖励职业是旷废职业」。学者应以学术爲目的,在从事学术中取得快乐,要有坚强的意志超越功利的诱惑,教育家尤应爲社会前途着想,以强毅的意志培养真正的学者。

  《静庵文集》以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研究中国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较早地系统地阐述使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宗旨。奠定近代美育的基础。与当时教育界注重普及教育、实业科技教育、伦理教育相比,其教育思想更注重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美育:与当时教育界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特点相比,其教育思想更具有理想性和理论性。对《静庵文集》教育思想的研究有两种分歧的评论,一种认爲在教育理论上建树不大,一种认爲有其独特价值和地位。

  有关研究著作有:陈元晖《王国维与叔本华哲学》,毛礼鋭、沉灌群编《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有关章节等。 

近代王国维著《静庵文集》的历史文化

推荐专题: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网站地图 | 繁体字网 -- 为探究古典文化架桥,为弘扬中华文明助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3 www.fanti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