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论》,一册。现代罗廷光著。成书於一九四〇年,中华书局出版。一九四六年再版。
  罗廷光(一八九六——一九九三),又名罗炳之,江西吉安人。一九一六年起从事教育工作。一九二六年毕业於国立东南大学,后留学美国,一九三一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教育科学。一九三一年起,歷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兼教育社会学系主任及实验学校校长,湖北教育学院教授兼院长,河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及教育系主任,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中正大学教授兼教务长,重庆中央大学教授兼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一九三五年曾代表中国教育界出席在英国牛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教育会议。一九三六年赴欧洲考察法、德、意、丹、波、苏等国教育状况。一九四八年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会员。一九四九年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教育系主任,一九五二年后一直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授。一九六二年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后任学术顾问。一生著述颇丰,先后撰写教育论著二十餘种,发表论文一百餘篇。主要著作有《教育科学研究大纲》、《教育科学纲要》、《教育研究指南》、《实验教育》、《教育行政》、《比较教育》、《最近欧美教育综览》、《最近欧美小学故事大全》、《师范教育新论》、《师范教育》、《教学通论》、《普通教学法》、《教育概论》、《中国近代教育家》、《外国教育史》等,并於一九八七年辑成《罗炳之教育论著选》。
  《教学通论》,係通论教学理论与实务之大学教材。计七编,二十三章,前有自序。第一编,绪论。概述教学之基本问题。涵盖教学之目的;教学史考察;现代通行的教学法;优良教学的条件和标准等。第二编,教学之心理的基础。论及学习与学习律;心境与动机;注意与兴趣;个性适应等问题。第三编,各种学习及其教学法。包括思想教学;练习教学;欣赏教学;发表教学。第四编,教材的选择与组织。第五编,教学实际问题。论述了上课、指导自习、准备教案等问题。第六编,教学效果的测量。第七编,教师品格与教学技术。其基本观点如下:
  一、教学「是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变更得更经济更合理,更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教学「不是替代学习」,而是「辅导学习」;不是由「外部加入」,而是从内部引出;其实质在於「助长学生经验的改造」。教学的目的「係依据教育宗旨及教育目标而来」。教学的目的是「运用导学的手段,遵照心理的原则,以养成学生适於群体生活的知识、技能、习惯、欣赏及理想德性」,包含增进健康;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审美能力;训练自学方法;以及涵泳理想、培养德性等方面。据此,「教学法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过程;用以刺激、鼓励和辅导学生的学习,使其变更行为,改造经验,能有效地获得预期的结果,产生教育的价值」。对教学法的研究,缘起很早,成为一门学术则是近代的事。本书在考察了近代唯实主义、自然主义、泛爱派的教学法,以及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倍尔、杜威等人的教学法主张之后,认为「近自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发达,无论教材和教法都显有心理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各项教学实际问题,今人皆欲置之科学基础上加以考核,俾得到合理的解决」。现代通用的教学法有讲述法、启发法、问题法、没计法、直观法、实验法、莫利逊单元精习法及社会化的教学法等,各有良窳。实施优良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标准。在物质方面要求校舍适宜、设施齐全;学生方面要身心健康,注意营养和保健。此外,还要有教室的有效管理和有纪律的团体生活。
  二、教学要以心理学为基础。学习是行为的改变,而一切行为是有机体对於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故学习的任务是构成「无数适宜的感应结」。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尝试法、交替反应、摹倣和理解等,「各有其特殊的价值」。讨论学习的原理不少。本书着重介绍了桑代克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同时,介绍了极端行为主义者华生和完形主义者苛勒、柯夫卡的理论及其对桑代克的批评,认为「究竟孰最可信,孰则否,现在尚难有定论」。接着研究了心境、动机、注意、兴趣、个性差异性与学习之间关係,提出了教学上的主张。第一,心境。教学须准备适当的心境,养成良好的态度;加强学生的「心向」,以提高学习效率;课题转换时要清楚,并唤起有关的观念。第二,动机。要使学生学习在生活情境中有价值的事物;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深感需要。第三,注意与兴趣。要提供适当的刺激以引起学生注意;要利用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採用实物教学及单元教学;运用特殊教学技术;以及发挥教师自身的影响等。第四,适应个别差异是班级制盛行以后发生的问题,可用改变升留级制度,变更课程及读书法来解决。
  三、学习有不同的类型,各类教学的教学法遵循的原则与方法亦不同。学习可分为思想、练习、欣赏和发表四种,其实施的原则或方法各有特点。第一,思想教学。凡含推理性质的课业均属之。教学时要厘清问题的界限;设立意境,激起思绪;权衡各种「意念」的价值;整理思料;审核结论。第二,练习教学。重点在养成习惯。教学时要有正当的开端;练习要注意迅速与准确;引起兴味,集中注意;节省无为的时间;树立好的榜样;复习动作基本部份;以及多注意动作结果等。第三,欣赏教学。其目的在发展审美性能,涵养情操,养成正当娱乐习惯。教学时要「鼓舞受动的沉思的态度」;保持适当的姿势;增加基本的知识和经验;避免过分的分析和批评;鼓励学生求达高度的欣赏等。第四,发表教学。使学生能用各种形式发表个人的情意。发表教学可分为语言文字、图画、工艺制造、音乐四种。
  四、教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教材的本质一方面是「代表民族和社会的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行为的方法」。因此,教材选择应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地方的需要,能适合学生的经验,能代表民族经验的精华,具有最大的价值。选定的教材,其陈述和排列方式应遵循以下要则:(一)从心理的顺序到论理的顺序;(二)多用归纳的方法,少用演绎的方法;(三)文字要生动有趣;(四)低年级教材叙述要详;(五)图表要多要明了。近代学校组织教材的方法有直接法,循环法,单科中心组织法和其他组织法,各有其优缺点。并介绍了国外选择教科书的标准。
  五、教学实际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上课、自习指导和教案的编写。上课包括课前准备,课上得法和课后指习。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如了解学生情况,熟悉课程教材内容,布置好教室,配置好设备,尤其是教案的编写切不可马虎。教案可「使教师授课有预定的计划,不至临渴掘井或以讹传讹」。编制教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确定目的;(二)组织教材;(三)复习旧知识;(四)拟定问题;(五)计划教学方法;(六)指导作业;(七)指示参考书和教具;(八)活用教案等。课上更应灵活运用教学技术。诸如发问:语句要清楚而正确;问句要为学生所了解;问题要切於本课的目的;要留有学生思考的餘地;教师要对全体学生发问;对劣等生要不时照料;要多发便於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只説一遍,不必重復;发问时教师态度要自然;要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句作答;鼓励学生相互问难等。至於讲述、讨论、示范、订正等亦有详细阐述。课后指习要耐心仔细。如指导学生善用教科书,包括勾画重要语句,做简短记录,举行閲读练习等。归纳起来逾三十餘条。
  此书广徵博引,吸纳当时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的科研成果,体系相对完整,对中国教学实际运用之情形,亦多论及,操作性较强。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雅言 [ https://www.fantiz5.com/blog/ ]
需保留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fantiz5.com/blog/post/373.html